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病理生理学机制总结

病理生理学机制总结_第1页
病理生理学机制总结_第2页
病理生理学机制总结_第3页
一、水电解质紊乱(一)无机电解质主要功能:1、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2、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并参加其动作电位的形成3、参加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4、构成组织成分( 二) ANP 释放入血后,将主要从四个方面影响 水钠代谢 : 1、减少肾素的分泌2、抑制醛固酮的分泌3、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4、拮抗醛固酮的滞钠离子总用(三)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特点是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离子浓度小于 130mmol/L 血浆渗透压小于 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也可称为低渗性脱水。原因和机制:1、经肾丢失① 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药,如速尿、利尿酸、噻嗪类等,这些利尿剂能抑制髓袢升支对钠离子的重吸收②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由于醛固酮分泌不足,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减少.③ 肾实质性疾病④ 肾小管酸中毒2、肾外丢失① 经消化道失液② 液体在第三间隙积聚③ 经皮肤丢失。对机体的影响:1、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2、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故机体虽缺水,但却不思饮,难以自觉从口服补充液体,同时,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抑制渗透压感受器,使 ADH 分泌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要吸收液相应减少,导致多尿和低比重尿,但在晚期血容量显著降低时,ADH 释放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可出现少尿.3、有明显的失水体征,由于血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使组织间液减少更为明显,因而病人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和婴幼儿囟门凹陷。4、经肾失钠的低钠血症患者,尿钠含量增多,假如是肾外因素所致者,则因低血容量所致的肾血流量减少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结果导致尿钠含量减少。(四)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点是血钠下降,血清钠离子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故又称之为水中毒.原因和机制: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多的低渗性液体在体内潴留在成细胞内外液量都增多,引起重要器官功能严重障碍。1、水的摄入过多2、水排出减少,多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ADH分泌过多,如恐惧、痛苦、失血、休克、外伤等( 五)等容量性低钠血症特点 是血钠下降,血清钠离子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等容量性低钠血症主要见于 ADH 分泌异常综合征。( 六)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特点 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离子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从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小店,本店以公文和教育为主,希望符合您的需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