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以晋中市榆次区安宁小学为例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更是经历了历史的提炼和考验,是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保留下来的文化精华,蕴含着带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以及思想风貌,对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正确世界观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及渗透。本论文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之间的联系以及当下榆次区安宁小学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德育中的现状,分析其渗透过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与各学科建设、课外活动与实践、师资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析将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地渗透到小学德育中的路径,例如,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知识培训、增加学生德育实践锻炼、完善校园德育文化建设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性质。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德育 渗透引言(一)研究背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史上灿烂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动力之一,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这些年来,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一直都保持积极的态度,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学校还是社会都在向人们的生活和教育方面渗透和弘扬传统文化。比如,在 2007 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就推出了以“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颂·经典诵读活动”系列活动;2014 年 3 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是个体行为养成和思想的启蒙阶段。小学生身心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思想和行为更是会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而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突碰撞,极易导致学生受不良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如果能够加强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实习所思为了丰富我们的实践经历,提高我们的教学技能,在大三第二学期的时候学校安排我们到一线的小学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融入了不少传统文化的因素,也旁观了学校举办的关于弘扬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