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根本事业,是迎接激烈国际竞争、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基础。正是基于对教育的这样一种熟悉,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过国迎接知识经济的战略性决策。为此,本论文研讨我国课程教学改革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等问题作了初步的研究。关键词:新课改 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素养 培养能力在新课改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传递了人与技术和谐共融的现代理念。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使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一种体会:新课程确实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给课程带来了新的生机,给师生带来了新的体验。我认为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作为一门传统的薄弱学科,如何在实施新课改后,真正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2]。因此,为配合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的实施,非常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教学中能有效地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本人根据国家出台的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与思考。一、提倡“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指导思想,能使学生在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中体现自己的中心地位,能够独立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3]。下面以《搜索》教学为例:要让学生明白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快更准地搜索到需要的信息。教学过程中我们紧抓知识脉络,将教学目标任务化,以任务为驱动,教学设计过程设计了国庆节去北京旅游,请学生分别用分类查找的方法、关键字查找的方法查找去北京往返车次、北京景点、住宿酒店。实践证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希望获得成功体验的心理设计的任务,使得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发挥,也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和愿望得到满足。在积极、互动、协作的课堂气氛中,课程目标很好地得到了实现。二、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抢占新的制高点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革新、备课方式和课前准备、自我教学能力的重新认识及课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设等几方面都进行深入改革。整个教学要让学生发展个性,尽显所长,课堂教学评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