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摘 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根本要求。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绩效评价。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棉花消费国和进口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按照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与要求,新时代我国棉花产业将面临产业重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因此,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对中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和政策优化研究,为推动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围绕中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政策优化两部分展开理论和实证论述。首先在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立足我国棉花产业的基本情况,对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阐释。其次,从高质量发展水平、效率和动力三方面对中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研究,具体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测度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以全要素生产率为视角,分析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以要素贡献为依据,考察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最后,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对就中国棉花产业政策进行优化研究。运用政策工具研究范式对 2004 年以来我国棉花产业政策的特征进行分析,之后着重探讨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补贴方式,进而提出推动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1998-2017 年中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为 0.4436,得分较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 2.90%。障碍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和创新发展不足构成了中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制约。(2)1999 年以来,中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但总体为负增长 ,Malmquist 指数为 0.955,落后于美国(1.009)和印度(0.999)。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弱化是导致中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原因,其中技术进步滞后更为突出。Dagum 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表明,中国、美国、印度三国棉区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国家间差异,其次是国家内差异和超变密度。中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存在 α 收敛和绝对 β 收敛,但不存在条件 β 收敛。基于改进的 Malmquist-Luenberge 指数测算结果表明,中国棉花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 0.3%,高于市场全要素生产率-0.6%的平均增长率,技术进步是中国棉花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分棉区来看,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均高于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