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小学生性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小学生性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1页
1/21
我国小学生性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2页
2/21
我国小学生性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3页
3/21
1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近两年来儿童、青少年遭性侵、性骚扰等各类新闻报道,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红黄蓝”事件引起了广大国民的群情激愤,这些悲惨事件报道的背后,多源于我国性教育的匮乏。看到这些报道,常引人思考:到底我国性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何在某些方面有所缺失,导致学生没有自我保护能力。而思考的最终结果就是:性教育已经成为了学校必须开展且进行实施的课程。1.1.2 研究意义目前,我国的性教育仍处于滞后阶段,究其原因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们意识不到性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性”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仍是遮遮掩掩,或直接避而不谈,没有意识到小学高年级性教育是我国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具有良好心理健康最原始本能的基础来源,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开展系统的性教育,正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这些都是必须直面解决的问题。1.2 概念界定什么是“性”,“性”包括哪些内容,这个学术问题学界一直无法做出准确的定义“性教育”起源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美国。西方国家将针对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教育称为“性教育”。“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是医学家吴阶平教授认为的“性教育”,性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我国著名性学专家潘绥铭教授认为:生物存在,社会存在和心理存在是性存在的三种方式,这是从人类的历史现实与社会现实方面来说,动物遗传下来的生殖机能所决定的能量(或张力)是性,潘绥铭教授的这个观点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性”的解释是不谋而合的。小学生心理发育及性生理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学者将性生理教育与性心理教育两者等量其观,给小学生性教育进行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志强的观点,他认为:男女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性卫生,计划生育及性有关疾病的防治,是性的生物学这一学科所包含的内容。而性道德,性伦理,性法学,性角色教育,性美学教育,他将这些归为性的社会学知识,这个理论是以性的心理学知识,性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为核心的,它是小学性教育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点,学生的道德成熟与性成熟应该是同步发展的,对性有良好清晰的准确的认识,这是性成熟之前的必要准备,小学生性教育应该有更广泛的外延。1.3 文献综述1.3.1 国外研究现状在《致福斯特的公开信—儿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小学生性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