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妆[摘 要] :“待我长发及腰,……"最近网络上这句话十分的火,网友们纷纷用这个来创作他们自己的“十里红妆”。原作的《十里红妆》是这样的“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所谓“十里红妆”是旧时嫁女的场面。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形容嫁妆的丰厚。从此也能清楚地看出中国古代在嫁娶方面的重视和严格的要求。本文以宁海的婚俗礼仪—-十里红妆为例,述说以六礼为基础的传统的中国式结婚。 [关键词] 宁海 十里红妆 婚俗礼仪 六礼 从峨冠博带到长衫马褂,再到西装革履;从凤冠霞帔到束腰旗袍,再到垂地婚纱;从骑马坐轿到步行单车,再到宝马香车;从拜堂成亲到教堂行礼,再到各种稀奇古怪的个性婚礼,上下数千载,尤其近百年,中国式结婚经历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革轮回。澳大利亚著名心理学家奥斯瓦尔德·施瓦茨说:“婚姻是完整人生的精髓。”然而在远古时期,我们的先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生活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没有婚姻,没有家庭,所生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那时,“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直至周朝,《周礼》将婚礼列为专章。《礼仪·士昏礼》中说婚礼有六:一纳彩,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亲迎.这六礼,实际上就是婚姻过程中的六个程序,简单地说,一是纳采:男方派人送礼品到女家,表示愿和女家结亲。女方如不同意,便拒绝收礼。 二是问名:男方修书与女家,询问女方的生辰年月。三是纳吉:男方将探询的结果,h 问于祖先祖神。如得凶签,便止婚。四是纳徽:亦称纳币,假如卜筮得吉兆,男方便遣使带财币去女家订立婚约。五是请期:男方确定婚期后,就将日期写在帖上,备上礼物通知女家。女家若收下礼物,说明女家同意这个婚期;若不收,婚期只好另择。六是亲迎:到了结婚的日子,男方先去女家。女方父亲在门外迎接,带女婿去祠庙拜祭祖先。车或花轿停在大门外.女方来到车(轿)旁,男方长揖,请女方上车(轿)与之同归.六礼在历代婚姻形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的婚约法律及“户婚律”无不以此为基本内容,以勘定婚姻条文。这种婚姻礼仪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年,成为中国古代统一的、流行于统治阶层与民间的婚姻仪式,直至清末民初,仍有不少地方的婚姻嫁娶根据这个礼仪进行。“十里红妆"婚俗与汉民族婚俗有相同之处,譬如“六礼”中的程序,在“十里红妆”婚俗中也有体现。可以说,这个过程大同小异,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