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筏形基础施工方案4、筏形基础:4。1 材料要求4.1.1 水泥用 425 号或 525 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要示新奇无结块。4.1。2 砂子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4.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 5—40mm,含泥量不大于 1%。4。1.4 掺合料采纳Ⅱ级粉煤灰,其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4。1。5 减水剂、早强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品种和掺量应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4。1.6 钢筋品种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试验报告,并应取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1。7 火烧丝、垫块火烧丝规格 18—22 号,垫块用 1:3 水泥砂浆埋 22 号火烧丝预制成。4。2 主要机具设备4.2。1 机械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插入式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自卸翻斗车、机动翻斗车、混凝土搅拌机械运输车等。4.2.2 主要工具大小平锹、串筒、溜槽、混凝土卸料槽、吊斗、手推胶轮车、抹子。4.3 作业条件4.3。1 基底土质情况和标高、基础轴线尺寸,已经过鉴定和检查,并办理隐蔽检查手续。4.3。2 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4。3.3 在槽帮、墙面或模板上划或弹好混凝土浇筑高度标志,每隔3 米左右钉上水平桩。4.3.4 埋设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电气等各种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各专业已经汇签,并经质检部门验收,办完隐检手续。4。3。5 混凝土配合比已由试验室确定,并根据现场材料调整复核。4.3.6 施工临水供水、供电线路已设置。施工机具设备已进行安装就位,并试运转正常。4.3.7 混凝土的浇筑程序、方法、质量要求已进行详细的层层技术交底。4。4 施工操作工艺4。4.1 筏板基础施工,可根据结构情况和施工具体要求,采纳以下两种方法之一:(1)先在垫层上绑扎底板、梁的钢筋和上部柱插筋,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待达到 25%以上强度后,再在底板上支梁侧模板,浇筑完梁部分混凝土;(2)实行底板和梁钢筋、模板一次同时支好,梁侧模板用混凝土支墩或钢支脚支承,并固定牢固,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但两种方法都应注意保证梁位置和柱插筋位置正确,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4.4.2 本工程筏板基础较厚,需考虑实行降低水泥水化热和浇筑入模温度的措施,以避开出现过大温度收缩应力,防止基础底板出现裂缝。4。4。3 混凝土浇筑,应先清除地基或垫层上淤泥和垃圾,基坑内不得积水;木模应浇水湿润,板缝和孔洞应予堵严。4.4.4 浇筑高度超过 2m 时,应使用串筒、溜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