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粪污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标准 粪污治理要遵循科学进展观的要求,坚持生态至上,以人为本,根据可持续进展的原则和饲养规模、场区所在地周边种植业结构的自然条件等具体环境因素,建设相关设施,通过产前、产中、产后控制,使畜禽粪污处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一、粪便贮存处理设施粪便贮存处理设施主要有储粪池和沼气池。储粪池一般应选在生产区的下风向,靠近污道,便于粪便的清运。一般为地上式、半地上式,也有采纳全地下式。地上式一般高出地面 1。5—2 米,半地下式一般地面上下各 1 米,储粪池一般为长方形和正方形,设有进、出粪口,要求两个单元以上,可做到轮换使用。由钢筋水泥底(15 厘米左右)、四周砖墙(三七墙)和钢筋混凝土(20 厘米左右),并进行防水处理,底部留有渗沥液排出口通向污水池,上覆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防雨上盖.在干清粪方式下,粪便堆放场所容积为:每 10 头猪(出栏)约 1 立方米,每 1 头肉牛(出栏)或每 2 头奶牛(存栏)约 1 立方米,每 1000 只肉鸡(出栏)或每 250 只蛋鸡(存栏)约 1 立方米。沼气池采纳沼气池处理粪便,沼气池容积:每 1 头猪(存栏)应为 0。5—1 立方米,每 1 头牛(存栏)2-3 立方米,每 100 只鸡(存栏)2—4 立方米.沼气池具体建设标准和使用应按新能源技术指南操作。 二、污水处理设施 污水池可分为舍边的一级沉淀池、流通过程的二级沉淀池和最终汇合的三级沉淀池.一级、二级沉淀池要靠近污道,三级沉淀池应选在生产区的下风向的储粪池附近,便于粪便的清运。三级沉淀池为全地下式,深度在 2——2。5 米,一般为上大下小的梯形,设有进污口和清污口,建成 3 个以上梯度单元,由水泥底(25 厘米左右),并进行防水处理,加盖防雨,做到“防雨、防渗和放溢流"三防要求.为避开沼气产生应注意留有通风口。三级沉淀池体积应容纳 2 个月以上的污水尿液产生量,每出栏 1 头生猪(肉牛和奶牛可以根据相应关系换算,出栏1 头肉牛或存栏 2 头奶牛相当于出栏 10 头猪)三级沉淀池体积不少于 0。3 立方米.三、废弃物处理设施废弃物是指病死畜禽、孵化繁殖废弃物(蛋壳、死胎、胎衣等)、过期兽药、残余疫苗和疫苗瓶等.养殖场要在粪污处理区建设小型焚烧炉或化尸池,对废弃物和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小型焚烧炉设在专门场所,一般位于粪污处理区附近,主要用于蛋壳、死胎、胎衣、过期兽药、残余疫苗、疫苗瓶和要求必需进行焚烧处理的动物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