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总结我很荣幸地参加了今年国培计划——新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班。在南京师范大学培训点的培训班期间,倾听了钟启全专家、郝京华、顾建军、张建平、谭顶良、石欧、沈书生等教授,校长、老师们的学术报告,加深了我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也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实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结合当时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学校课题方案中,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一、学科课程的综合性学习。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中强调,知识的学习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具体到实际的教学中,就是在一个知识单元的结束,老师可以安排一个综合活动,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二、网络环境下的讨论性学习。我校已经实现了宽带接入,建设了校园网,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我们从信息技术学科中入手,在教学生技术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讨论性学习,制作电子报刊,个人网页,引导学生参加网络沟通(打开学校网站).三、主题实践活动。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以往的教学方法总是关起门来学习自然,为了摆脱“纸上谈兵",我们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关注我们的地球,积极制造机会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还有一个是结合学校的少先队活动,这也是主题活动内容的来源。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正内涵远不止这些,但因为是作课题讨论,而且老师对此还不了解,我就想从现有的学科教学和教学资源出发,进行尝试、探究.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所谓经验性课程,一方面是指课程的设计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的,另一方面,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上的.一般来说,经验课程反对把书本知识作为现在的结论或定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经验获得、经验的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成长的意义。经验课程的基本组织方式是“问题中心”,注重学生通过自主的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实现课程的进展价值。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验课程重视的不是系统的知识,而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进展.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以获得系统知识为目的、以老师讲解为主、以书面作业为主的课程都不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不存在内在的知识逻辑和体系,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线索组织的,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是以活动主题的形式来开展的。如在制订年级和班级活动方案时,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