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年来角膜塑形镜很受青少年群体的关注,科学研究发现它的镜片设计、材料与普通隐形眼镜不同,它能控制患者近视的发展,角膜塑形镜起源于美国,历经多年已在多数国家投入使用并在不断改进中,在镜片设计、材料和安全性方面逐步做到完善且成为非手术治疗近视的有效方法,验配角膜塑形镜也是一项非常精细的过程,根据测量出来的角膜数值,选出其中参数符合的试戴片,经过试戴和配适评估调整参数,来达到合适配戴的效果。第一章 配前检查1.1 配戴适宜人群 (1)首先通过问诊确认患者不存在家族遗传性眼疾,无角膜接触镜眼部或全身禁忌症,无圆锥角膜或者角膜变性等异常病变; (2)了解角膜塑形镜的治疗原理及效果,有良好的依从性,对自己的配镜大夫有足够的信任度,能遵医嘱按时复查、认真护理镜片并及时换镜,卫生条件好,卫生习惯好的配戴者人群; (3)年龄范围可以在 8 岁-40 岁之间,但更倾向于年龄相对较小、屈光近视发展较迅速的青少年群体的控制和医治,还有已经具备自理能力或是有监护人员专门帮助处理镜片相关问题并能够接受配戴的儿童; (4)近视的范围在 -0.75D 与 -6.00D 之间,轴向接近水平方向 ( 150°~210° )的散光在 -1.50D 以内,轴向接近垂直方向 ( 60°~120° )的散光在 -0.75D 以内,屈光不正度数和散光度数的比值要 大于 2 : 1 ,散光在角膜中心的成效最理想; (5)角膜过平或过陡都会影响配戴镜片配戴后的效果,因此角膜平坦 K 值的范围最好在 40.00D 与 46.00D 之间,角膜中央垂直和水平 K 值的差值 应小于 1.50D , 正常的角膜形态,由中央到边缘是逐渐变平缓的趋势,因此角膜 e 值的正常值为 0.4~0.6; (6)瞳孔的大小和形态正常 ( 在平常光亮下应小于 5.0 毫米 ) ,角膜直径 中横径应不小于 11.0 毫米 ,横径超过 13 毫米,垂直径超过 12 毫米考虑为大角膜病;(7)三维眼前节和眼底拍照的检查结果均为正常值,测量出的眼轴最好是曲率性近视,正常应该为 24mm)。1.2 常规检查检查开始之前首先要耐心解答患者的咨询问题,详细告知配戴角膜塑形镜对眼睛起到的作用以及治疗的过程,确保患者的依从性,遵医嘱,不能随性而来。检查一般包括询问患者及其家属的现病史和以前近视及治疗情况,主诉,平时用眼情况,检查双眼戴镜前远、近视力,戴镜后远、近视力,裂隙灯检查眼部健康情况,包括眼表部分和眼底部分的眼睑闭合情况,睫毛有无倒睫、乱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