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员工管理:成败皆萧何2011-05-18 | 文章来源:网络 常常有企业认为,老员工就是一张支付养老金的发票,会给企业带来无可估量的负担,有企业甚至表示:我们也是要做生意的,企业不是养老院。 而在一些开明的企业家或管理者看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些经大浪淘沙成长起来的老员工,假如“开发”得当,也会焕发金子般的光芒. 如何对待老员工,历史上有朱元璋、赵匡胤和李世民三人可以为鉴。老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更大程度上像一柄双刃剑,用好了是锦上添花,用不好则会埋下隐患。关键是看领导怎样对待、怎样去用老员工。 自从 2024 年《新劳动合同法》颁布与实施,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订立范围,同时还设定了严厉的处罚规定。这个在当时就引起企业普遍重视的政策,其效果在近年慢慢凸显出来.老员工的数量在企业中逐渐增多,而由于老员工所引发的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 同时,HR 管理人员开始分析“新”、“老”员工的差别,深化讨论老员工所表现的职业特点,用一切管理手段激发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老员工的工作惰性,发挥老员工在企业中的价值。笔者通过大量的管理实践和专业分析,总结了老员工管理中典型的四大疑难杂症,作为企业管理者,您是否在老员工管理上也遇到过如下问题? 疑难杂症一 某传媒公司刚创办不久,老李就在该公司的研发部门工作,算起来也有 8年之久,可谓一名资历深厚的老员工。老李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表现在业界也小有名气,包括老板在内的所有员工一致认为:老李能非常透彻地分析当前消费者视觉渴望和需求心理,为公司积极争取客户;对广告类型设计、整个方案的策划都得心应手,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老李也曾多次制造佳绩,受到公司老板的欣赏。 老李工作上得心应手,对自己以后在公司的进展前景也极为看好。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老李对公司越来越失去信心。有一次,公司为了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组织去巴黎某学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这对于设计研发者来说,可谓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是在公司公布培训人员的名单上,却没有老李。老李顿时觉得公司对他太不公平。而老板对老李这批创业老员工的忠诚度非常信任,并认为这种信任是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所以在确定培训名单的时候也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当老李问及原因时,给的理由是我们公司新进的青年员工技术能力薄弱,更加需要进行业务提升,而老李是公司的业务能手,没必要再升了.老李却不以为然,觉得自己被公司忽视了,待下去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