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与防护考核卷科室: 姓名: 日期: 成绩: 一、名词解释职业暴露:(10 分)二、填空题(30 分)1、 职业暴露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工作中存在护患_________的危险。3、 职业暴露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HBV 暴露后应尽早监测抗体,_________周内进行抗体监测,_________个月复查及确定是否感染。5、 医院最常见的病原体传播方式是通过_________。6、 健康的医务人员换血源性传染病 80%~90%是由_________所致,被刺伤的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占_________。7、 应急处理时,应用_________或_________或 75%乙醇对污染伤口进行消毒。三、推断题(20 分)1、一级防护着装标准为在基本防护着装的基础上加戴 16 层面纱口罩。( )2、呼吸道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预防一般措施包括,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开过度疲劳.( )3、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保护患者身体健康最复杂、最无效、最费钱的方法。(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没必要戴双层手套。( )5、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6、发生 HIV 职业暴露时,预防性用药可以随时开始。( )7、患者的唾液、痰液、泪液、汗液、尿和粪便等为低危感染性体液。( )8、传递锐器时,锐器柄端朝向传递者,尖端朝向接锐器操作者。( )9、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10、二级防护适用范围指的是进入医疗区内工作的各类人员。( )四、简答题(40 分)1、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2、职业暴露的分类及简要说明。答案:一、是指护理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黏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针刺伤、咬伤、擦伤和割伤等)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传染性物质的状态。二、1、物理性职业暴露、化学性职业暴露、生物性职业暴露。2、双向传播3、人员编配不合理、化学性危害知识缺乏、教育培训存在的漏洞、常规操作、应急处理欠法律规范.4、3~4 周,6~9 个月。5、手6、针刺伤,80%7、0.5%碘伏,2%碘酊三、1√ 2√ 3× 4× 5√ 6× 7√ 8× 9√ 10×四、1、①锐器伤发生后,戴手套者应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立即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排除血液.② 用流动净水反复冲洗伤口,用0.5%碘伏或 2%碘酊或 75%乙醇对污染伤口进行消毒。③ H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