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职业病防治最新教案

职业病防治最新教案_第1页
1/13
职业病防治最新教案_第2页
2/13
职业病防治最新教案_第3页
3/13
职业病防治教案 学习要点: 了解职业危害、职业病、职业禁忌症的含义;理解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和义务;熟悉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掌握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护方法;了解职业健康检查的主要内容. 培训学时:2—4 学时。第一节 职业危害概述 一、职业危害因素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对职工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 作用并导致疾病的因素,称为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危害因素:来源于原料、中间产物、产品、生产设备与工艺的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污染性因素等职业性危害因素,它们均与生产过程有关。 (2)劳动组织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指因为劳动组织不合理而产生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如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不合理、长时间强迫体力劳动、作业安排与劳动者生理条件不相适应等造成长期过度疲劳、过度紧张等,均可损害劳动者的健康。 (3)与作业环境有关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作业场所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缺少通风、采暖、防尘防毒、防噪声设施,照明不良,阴暗潮湿,温度过高或过低等。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 (1)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硫化氢等;生产性粉尘,如矿尘、煤尘、金属粉尘、有机尘等. (2)物理性因素。包括不良气候条件,如高温、高湿、高气压、低温、低气压;生产性噪声、振动;电离辐射,如 X 射线;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高频电磁场、微波、激光。 (3)生物性因素。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寄生虫,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此外,还包括与劳动过程有关的生理、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 二、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但从法律上讲,职业病是指职工因受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引起的,由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诊断、确诊、报告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为 10 大类 115 种,具体名单为:尘肺(13 种);职业放射性疾病(11 种);职业中毒(56 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 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 种);职业性皮肤病(8 种);职业性眼病(3 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 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 种)。 与其他生产事故造成的职业损害相比,职业病有以下特点: (1)它的起因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职业病防治最新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