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名词解释(2024 年 7 月 11 日)1、 道德-———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与 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的行为法律规范的总和。2、 职业-——-是人们从事的比较稳定且有合法收入的工作.3、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 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4、 素养--—-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形成和进展起来的性对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5、 职业素养————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社会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形成和进展起来的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6、 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一定的职业活动中自觉根据职业道德原则,法律规范和理想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的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职业道德境界。7、 职业理想—-—-是指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在一定职业和从业者人格上的实现,是从业人者对符合自己意愿的职业工作种类以及所要达到的成就的追求和向往.8、 职业态度--—-是指从业者对所从事的职业的评价和表现出的行为倾向,是从业者对其他职业和广阔社会成员 履行职业义务的基础。9、 职业责任----是职业团体和从业者被给予的职权、职责及对 社会,对人民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要求。10、职业能力——-—是指从业者完成本职工作,承担职业责任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11、职业纪律—--—是一种行为法律规范,他要求从业者在职业生活中遵守秩序(制度)、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的责任,他是调整从业者与他人、单位、社会以及职业生活中局部与全局关系的重要形式。12、职业良心———-是人们在履行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向善的意念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是一定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的统一。13、职业荣誉-—--一方面就是对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所做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正确的主观意识,是社会用以评价从业者为价值的尺度,也就是对从业者履行职业职责的道德行为的欣赏;另一方面,是指从业者对自己职业活动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以及对职业的社会欣赏和自尊自爱意识。14、职业作风—-——是指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体其职业特点的态度和风格,是社会对职业特定的共同要求。15、敬业————是指专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