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县卡蒲乡互嵌式社区构建研究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文化架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民族之间长久以往的交流和共处也为多元文化的架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发展和促进作用。2014 年以来,中央政府就民族团结和民族嵌入式社区的建设问题举行一系列的会议,民族之间的嵌入问题是会议强调的热点。笔者认为以平塘县卡蒲乡作为调研点,选取的原因如下:第一是卡蒲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是非常典型的民族散杂居区;第二是卡蒲乡长期居住有毛南族和布依族以及汉族(人口少之又少)三个民族,而且是贵州省唯一一个毛南族特色村寨,民族交融现象不仅明显,并且极具标志性;第三则是该地毛南族和布依族两个民族长久以往的交流和影响,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得居住在此的毛南族人既有他们自身的民族特色,又和布依族有相似之处,并且两个民族长期以来生活在一起,共同开展社会经济生活。本文试从当地民族关系之间的亲疏以及异、同的民族习俗、语言、生活等方面着手分析,研究两个民族之间交融与“互嵌”的原因,以及民族互嵌在当地的重要现实意义。关键词:毛南族;布依族;文化互嵌一、“散杂区”与“民族互嵌”贵州毛南族1(下文统称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平塘县卡蒲乡,共计三万七百余毛南族人居住区紧邻平塘、惠水、独山三县四周。这一区域主要分布着布依族,其次是汉族,苗族最少。长期以来,民族间的和谐相处,相互交流,形成了几个民族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情况。这种趋势,有力地促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和相互繁荣的态势,其中毛南族与布依族相互影响极其频繁。近几年来,地方政府对卡蒲乡进行了大量的扶持;各种乡间公路、优惠政策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大量少数民族人口混居,杂居,加速了民族间的文化交融,调研点毛南族和布依族之间民族互嵌的现象尤为明显。鉴于这1 贵州毛南族历史上主要居住在黔南一带,频繁的迁徙,居住环境的变化和相邻民族的长期共存、相互交流,又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这里提出的贵州毛南族与广西环江一带的毛南族是属“同源异支”,故笔者将“贵州毛南族”与“毛南族”区分开来。个问题,笔者先介绍下贵州毛南族与周围民族的关系。(一)散杂居少数民族之间关系的亲疏,一般除了婚姻是一条纽带外,异、同的民族习俗、语言、节庆等也是心理是否相通的基础。贵州毛南族与周围民族的相处关系,也没有逾越这一规律。聚居在卡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