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粘卷材施工工艺1.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基层清理→涂刷专用粘接剂(基层处理剂)→细部附加层粘贴→弹线→应力释放→大面自粘第一道卷材→验收→大面自粘第二道卷材→验收1。2 操作要点及技术要求:(1)基层清理:基层应坚实、平整、无灰尘、无油污,凹凸不平和裂缝处应用堵漏宝或防水砂浆补平,施工前清理、清扫洁净,必要时用吸尘器或高压吹尘机吹净。注:基层清理中,如地下水位较高,出现地下水透过基础垫层渗水现象,可先采纳速凝型堵漏宝封堵,用防水砂浆抹面找平,确保基层无明水再进行卷材铺贴.出现渗水部位的集水坑、电梯井或下沉基础等部位大面铺设双层卷材(两道 2 厚湿铺法交叉层压聚乙烯膜自粘防水卷材),铺设范围为底面、斜面及与平面交接 300mm 范围。(2)涂刷专用粘接剂(基层处理剂):在阴阳角等节点细部选用短柄刷将专用粘接剂(基层处理剂)在已处理好的基层表面,并且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露底.专用粘接剂涂刷(基层处理剂)完毕,达到干燥程度(一般以不粘手为准)方可施行附加卷材施工。涂刷专用粘接剂(基层处理剂)后的基层应尽快铺贴卷材,以免受到二次灰尘污染。受到灰尘二次污染的基层须重新涂刷专用粘接剂(基层处理剂)。(3)附加防水层粘贴:在铺设大面卷材防水层之前,应先按相关法律规范和设计要求在细部节点部位粘贴附加防水层,附加防水层选用双面自粘卷材,立面与平面转角处阴阳角部位、三面阴阳角均先铺一层卷材作附加防水层,附加层卷材一般为 500mm 宽,一般部位附加层应满粘结在基层上。(4)弹线、应力释放:在已处理好并干燥的基层表面,根据所选卷材的宽度,留出搭接缝尺寸(长短边均为≥80mm)。为防止因应力释放造成卷材扭曲影响防水工程质量,在现场施工中应预先铺展卷材,充分释放卷材包装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集束应力,防止卷材出现后期褶皱的表观质量缺陷。(5)施工大面自粘卷材:铺设防水垫层时,卷材应铺设在符合要求基层表面上,确定铺贴的具体位置,先把卷材展开,调整好铺贴位置,将卷材的末端先 粘贴固定在基层上,然后从卷材的一边均匀地撕去隔离膜(纸),边去除隔离膜边向前缓慢地滚压、排除空气、粘结紧密.铺贴后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扭曲。地下同层相邻两幅卷材的短向搭接缝应错开≥1/3 幅宽。(6)搭接缝的粘结:卷材搭接缝的粘结,采纳专用压辊在卷材顶面均匀用力使压,以边缘呈密实粘合为准.第二道卷材中间部位宜在第一道卷材搭接缝位置,必要时采纳专用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