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整理资料名词解释:1.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制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它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P.1812.美誉度:表示社会公众对一所学校信任和赞许的程度。P.2273.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纳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4.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目标是指通过学校管理活动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子的一项模式,也是对最正确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超前期望。P.985.学校管理效益评价:依据教育目标,在广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学校管理效益进行价值推断,以期达到使学校管理得以增值的过程。6.学校公共关系:是学校为了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学校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一种学校管理职能活动。P.2047.学校管理机制:是指学校管理系统中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在运动中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耦合,从而形成特定功能并高效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运行轨迹和活动方式。P.1398.学校组织机构:是指根据学校办学目标的要求,将学校的职务、岗位、人员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结构合理、责权清楚的协作系统。9.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显性课程”主要包括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主要指通过校园环境、师生行为、制度仪式等综合构成的教育影响系统。10、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11.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手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12.“三级管理”的课程管理模式:是指由国家规定性课程、地方规定性课程和学校自主性课程三者共同构成的课程管理模式 P.313。13.健康:指不但没有躯体疾病和生理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道德。14.校长: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办学机构的管理部门任命的学校主要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主持校务。15.老师心理特点:是指老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履行老师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P.25516.机制:一般是指机器构造和工作原理,泛指一个复杂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