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20-梁晓丹-第四课-教案

220-梁晓丹-第四课-教案_第1页
1/3
220-梁晓丹-第四课-教案_第2页
2/3
220-梁晓丹-第四课-教案_第3页
3/3
教案设计教学对象:韩语为母语的 11-16 岁中学生。所用教材:《欢乐汉语》(李晓琪等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 年)。教学目的:能在一定的场景下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学会“这/那”两个指示代词,能灵活运用。教学内容: 1、掌握生词“这 那 爸爸 妈妈 哥哥 姐姐”,能够听读。 2、学生能够掌握“这/那+是+爸爸/妈妈”,了解“这/那+是/不是+宾语”的用法。 3、学会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4、熟练掌握“这 那 爸 妈”的笔顺,能够书写。 5、掌握“d t n l“四个声母的发音。教学方式: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学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带一张自己家的全家福照片,假如学生中有单亲或孤儿的,老师提前与其照一张合影,并且提前与全班同学照一张合照。一 、导入老师与学生简单谈谈家庭成员,老师准备好一张实物家庭照片,可以是自己的,或者是其他家庭的照片,里面要有与本课生词相关的人物,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把学生引导到本课的特定情境中,并熟悉本课的话题,同时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此处课堂语言可用英语)二 、生词和句型学习(一)教学过程设计:展示并领读生词中的亲属词。步骤一:老师出示本课首页的主图(ppt)附图媒体展示:生词“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及其拼音,如下:bà bɑ 爸 爸 mā mɑ 妈 妈 ɡē ɡe 哥 哥 jiě jie 姐 姐 步骤二:老师领读生词(逐个闪现人物形象,展示某个词时突出显示)步骤三:随机制定学生读并纠正发音(可按行列快速读)步骤四:做练习 1 和 2,进一步熟悉课文人物,并能辨别生词发音。媒体展示:练习中的音频材料(二)学习生词“这”和“那”和句型“这/那+是+爸爸/妈妈”教学过程设计:用生词卡片导入“这”和“那”。zhè 这 nà 那 步骤一:老师请一个学生协助。老师手持“爸爸“的头像,与学生保持一定距离站立,学生手持“妈妈”头像。步骤二:老师读出“这是爸爸”。“那是妈妈”步骤三:与学生交换头像。步骤四:老师读出“这是妈妈”,“那是爸爸”。步骤五:动作重复一次,同时领读。步骤六: 老师手指学生,近处的说“这是……”远处的说“那是……”步骤七:抽查练习。(三)学习“这/那+是+我爸爸/我妈妈”教学过程设计:利用老师事先准备的家庭图片学习此句型。步骤一:老师拿出家庭照片,询问照片上都有谁。(学生肯定会惊奇的发现照片上会有老师)媒体展示:老师家庭图片步骤二:老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20-梁晓丹-第四课-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