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CDID 理念通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 通信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进展与应用日新月异,使得社会对通信工程电子类专业人才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通信理论基础和多学科综合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而实践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最重要环节[1]。目前,我国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培育模式陈旧(教育学术化、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体系僵化(专业设置口径窄)、教学手段单一、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合理、缺乏创新环境等[2]。因而,就通信专业而言,必须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大胆改革和探究。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分别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3,4]。其基于“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理念对高职教育具有很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然而 CDIO 是工程教学的普适模式,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各自的办学特点,对应不同的工程教学附加针对性的模块[5]。依据我校通信专业的培育目标(培育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养复合型通信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求学生能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复杂且具有附加值的工程产品、过程和系统,而且要求具备复合型(compound)、创新型(innovative)和开放型(open)特色,因而本文在 CDIO 基础上,提出了 CIO-CDIO 培育模式,并将其引入到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中,从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以及实践教学水平评价体系的确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CIO-CDIO 的课程体系与金字塔结构的实践教学体系 1.1CIO-CDIO 课程体系的建立 在 CIO-CDIO 模型框架下,以实践性和探究性的项目设计为导向,通信专业的 CIO-CDIO 课程体系包含两个一级项目、六个二级项目和若干个三级项目。一级项目要求完整地贯穿于整个高职教学阶段,使学生得到从构思、设计到运作的系统训练。主要由初级和高级两部分组成:(1)初级阶段在一至二年级分步骤完成。主要任务是:在了解 CIO-CDIO 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实例产品的解剖,了解其构成与设计原理,使学生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同时了解本专业核心课程与产品的对应关系,从而以未来工程师的角色定位去面对即将开始的专业学习;让学生接受初步的创新思维与产品构思训练,从而体会出专业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