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语言形象比方应用 1 比方贴近生活,变抽象为直观比方使用的例子要源于生活,尽量选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或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借以说明抽象的 C 语言问题,进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案例:“指针概念”的讲解。指针的概念一直是 C 语言教学中的难点,“指针是一个存放另一变量地址的变量,由于这个变量指向的是地址,故称它为指针。”学生单从字面上很难理解,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指针的概念:新生要去教务处,但不认识路。有老师告诉他:你去101。新生到了 101,发现这里并不是教务处。可桌上有张纸条“教务处在 105”。学生根据纸条内容,在 105 找到了教务处(表 1)。通过这样一个图示,学生明白了:有一种变量,是用来存放另一个变量地址的,这种变量称为指针。对初学者而言,任何标准化的定义都是抽象的,甚至不知所云。此时,形象比方显得十分重要,可以把抽象转为直观,学生增强学习信心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理解。 2 比方通俗易懂,具有延伸性列举实例要通俗易懂,引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物阐述 C 语言复杂的知识点,同时,考虑到知识点的连贯性,比方对象也需要具有延伸性,方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新内容。案例:“数组概念”的讲解。“在程序设计中,为了处理方便,把具有相同类型的若干变量按有序的形式组织起来,这些按序排列的同类数据元素的集合称为数组。”乍看起来很抽象,但是假如通过形象比方,学生就会很清楚。用“客栈房间”作比:当定义了 intarray,表示在内存中开辟了 10 个连续空间,下标从 0~9;只能存放 int 数值。就好比在客栈定下了 10 个房间,门牌号从 0 开始一直到 9,然后客人依次入住;客人的身份也有一定的要求,只能是 int 型的客人才能入住。由此,学生掌握了使用数组需要注意的细节。当老师提出 array 元素是否存在时,学生能够迅速联想到号码为 10 的房间不存在,由此顺利延伸出“越界”的概念。同时通过这个事例,学生对一维数组的理解直观清楚,在此基础上加以延伸,使得二维数组讲解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3 比方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生动形象地打比方,用幽默的语言,形象的比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抽象的代码变成生动的故事情节,从而达到让学生熟练编写代码的目的。案例:“在有序数组中插入元素”的讲解。转化为陈述《武林外传》中一个故事情节:同福客栈佟掌柜规定,伙计需按年龄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安排房间入住。老白、郭芙蓉、李大嘴、吕秀才已按要求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