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7 公交车站1.分析问题1.1 介绍在过去,一个公交车站是由很多个地方和城市的公交车以与它们专属的位置所组成的。一个或者几个公交线路会使用同一个站台来让乘客上下车。由于技术的进步,乘客们现在可以在显示屏上看到他们的公交车的到达时间和上车位置。因此,之前的刚性分布(公交线路 5 总是到达 3 站台)可以被打破(5 号公交车在 5 分钟到达 3 站台)。有了这种技术,5 号公交车可以到达 3 站台,也可以到达 5 站台。此外,一个临时不会出发的公交车长期占用一个站台的现象是非常不必要的,也是不乐见的。通过设计一个独立的站台,公交车在这里可以到达一个停车区(缓冲区),只有在出发前的 2 分钟会开到站台。这两项支柱技术构成了紧凑型动力公交站概念的基础:动态分配和过程的分解。根据更高的设备利用率这一物流概念,我们想要用更少的平台来实现同样多的进程。这在空间有限且昂贵或者有其他目的的时候非常有用。对于一个城市或乡镇来说 ,建设这样一个新型公交站的核心问题是:需要多少个站台,缓冲区的面积应该多大?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间表,由于一个新型公交站是一个很大的投资,因此,进行一个模拟讨论将是非常明智的做法。1.2 情况说明有一个居住人口为 150 000 的城市有一个过时的公交汽车站和很少的空间。市议会要求进行一个紧凑的公交站的动态模拟。模拟讨论的目的是确定站台数量和缓冲区的面积。该项讨论选择一个典型时期:星期一早晨上班高峰时间。所有的公交车都会经过公交站。包括城市公交车、客车和专用线路,如校车。总计有 37 条线路,每条线路都指定一个优先站台。在文件 Bus.xls 中有公交指南。附件1 中说明了总计 275 公交车在典型时期的容。公交车在出发前 5 分钟到达一个偏远位置让乘客下车,这个过程需要 30 秒,随后,开到缓冲区,在出发前 2 分钟到达站台,乘客上车。公交车在开车前 5 分钟直接开到站台,乘客的上下车同时进行,这个过程需要 2分钟,但是在出发时间到达前,公交车是不会出发的。因此,上下车同时进行的公交车占用站台最多为 5 分钟,其他的公交车占用时间为 2 分钟。公交车在缓冲区,偏远位置和站台之间的行驶时间不考虑,同样不考虑的还有乘客的行为。图 1-1 是一个过程的布局图。图 1-1 公交站布局图每个站台都有两个车位,所以可以同时停放两辆公交车。只有前面的车位是空的时候,后面的公交车才能离开。当站台没有公交车的时候,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