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 和 AOP 编程计算机毕业论文1引言框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某种应用的半成品,它是由一组组件所构成。对于程序的重用性与所设计的系统的扩展性以达到开发周期的缩减的目的与开发质量的提高等目的,往往是框架一直追求并良好的实现了的。在软件设计中,最终遵循的还是一个设计理念,就是“高聚,低耦合”。框架一般是将问题分割成若干子问题进行一一攻破,从而起到易于控制、扩展,易于分配资源的效果。设计过程中,常常引入“层”的概念,与将各个义务分层实现。其间难免会出现耦合,而耦合度过高会降低系统的扩展性和维护性。而框架主要工作在层与层之间,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软件设计中有一个概念叫做 IoC,与控制反转,也叫 DI(依赖注入),它主要就是实现层与层之间的松耦合。面对对象编程在软件设计中无处不在,非常完美的解决了代码重用。但有时候具体的业务贯穿整个系统,而往往这个业务是重复出现的,利用面对对象已不能很好解决。在这里便出现了 AOP(面对切面编程),将其中相同的业务抽取出来进行统一解决。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 Spring 框架的强大魅力,Spring 对 IoC 和 AOP 的操作可谓前无古人。本文主要利用 IoC 和 AOP 的概念,解决层与层之间的依赖关系以与重复业务的处理。1.1讨论背景上世纪末与本世纪初,J2EE 开始盛行,主要归功于它对中间层概念提出了系统性标准。但事实上,它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功,原因主要是因为不管从其效率、难度还是性能上来讲都不孚众望。在 J2EE 早期阶段,都是利用 E 技术来开发 J2EE 应用的。但是,对于 E,其学习成本非常高也难于理解,而且要想应用 E 技术也是相当困难的。因为 E 强制程序员必须依照它的规去继续各种不同的接口,这样便会导致代码冗余与相似。此外对于其配置既是纷繁复杂又是味同嚼蜡。对于使用 JNDI 查找对象也是如此。虽然xdoclet 的应运而生和缓了其中部分的开发工作,但是 E 存在的各大问题都造成了对其使用的不方便性。随着 Java 语言的进展,AOP 和 IoC 等技术的逐渐成熟,一种新的 J2EE 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即轻量级框架。[1]1.2讨论平台本文主要是基于 Eclipse 平台,使用 Java 语言编写 IoC 和 AOP 的实现程序。1.2.1Java 语言Java 是一种面对对象的,由 Sun 公司开发的程序设计语言,具体研发是 James Gosling 与其同事,在上世纪 90 年代末正式推出。Java 的强大之处在于其跨平台性,可在不同操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