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SMT工艺的设计步骤的介绍

SMT工艺的设计步骤的介绍_第1页
1/9
SMT工艺的设计步骤的介绍_第2页
2/9
SMT工艺的设计步骤的介绍_第3页
3/9
SMT工艺经典十大步骤第一步驟:製程設計 表面黏著組裝製程,特別是針對微小間距元件,需要不斷的監視製程,与有系統的檢視。舉例說明,在美國,焊錫接點品質標準是依據 IPC-A-620 与國家焊錫標準 ANSI / J-STD-001。了解這些準則与規範後,設計者才能研發出符合工業標準需求的產品。 量產設計 量產設計包含了所有大量生產的製程、組裝、可測性与可*性,而且是以書面文件需求為起點。 一份完整且清楚的組裝文件,對從設計到製造一系列轉換而言,是絕對必要的也是成功的保證。其相關文件与 CAD 資料清單包括材料清單(BOM)、合格廠商名單、組裝細節、特别組裝指引、PC 板製造細節与磁片內含 Gerber 資料或是 IPC-D-350 程式。 在磁片上的 CAD 資料對開發測試与製程冶具,与編寫自動化組裝設備程式等有極大的幫助。其中包含了 X-Y 軸座標位置、測試需求、概要圖形、線路圖与測試點的 X-Y 座標。 PC 板品質 從每一批貨中或某特定的批號中,抽取一樣品來測試其焊錫性。這PC 板將先與製造廠所提供的產品資料与 IPC 上標定的品質規範相比對。接下來就是將錫膏印到焊墊上迴焊,假如是使用有機的助焊劑,則需要再加以清洗以去除殘留物。在評估焊點的品質的同時,也要一起評估 PC 板在經歷迴焊後外觀与尺寸的反應。同樣的檢驗方式也可應用在波峰焊錫的製程上。 組裝製程發展 這一步驟包含了對每一機械動作,以肉眼与自動化視覺裝置進行不間斷的監控。舉例說明,建議使用雷射來掃描每一 PC 板面上所印的錫膏體積。 在將樣本放上表面黏著元件(SMD) 並經過迴焊後,品管与工程人員需一一檢視每元件接腳上的吃錫狀況,每一成員都需要詳細紀錄被動元件与多腳數元件的對位狀況。在經過波峰焊錫製程後,也需要在仔細檢視焊錫的均勻性与判斷出由於腳距或元件相距太近而有可能會使焊點產生缺陷的潛在位置。 細微腳距技術 細微腳距組裝是一先進的構裝与製造概念。元件密度与複雜度都遠大於目前市場主流產品,若是要進入量產階段,必須再修正一些參數後方可投入生產線。 舉例說明,細微腳距元件的腳距為 0.025“或是更小,可適用於標準型与 ASIC 元件上。對這些元件而言其工業標準有非常寬的容許誤差,就(如圖一)所示。正因為元件供應商彼此間的容許誤差各有不同,所以焊墊尺寸必須要為此元件量身定製,或是進行再修改才能真正提高組裝良率。 圖一、微細腳距元件之焊墊應有最小与最大之誤差容許值 焊墊外型尺寸与間距一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SMT工艺的设计步骤的介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