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经营模式分析 1 引言 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 99%以上,是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他们贡献了 50%以上的税收,制造了 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 70%以上的发明专利,提供了 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进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陷入了困境,其根本原因还是很多中小企业无法洞察中国经济进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新常态,缺乏读懂市场、看清行业形势的能力,只依靠产业链低端配套、劳动密集型、高能耗、低价获得竞争优势,而用外需拉动粗放型进展的模式难以为继。寄居在产业链的末端表现在,往往是依靠某些人脉或者某个机会为大企业配套,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依靠微薄的利润艰难生存着。技术含量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不足、技术创新存在的障碍与问题较多,人才不足、企业家视野思维和战略筹划能力不足,造成企业整体素养不高,经营拖欠严重、资金实力不足、融资难、融资贵都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生存,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实力单薄的中小企业在资金雄厚、人才济济的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面前显得地位甚微。 2“专精特新”概念及案例 要解决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养,需要从企业苦练内功和外部环境营造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只有避开“短兵相接、刺刀见红”的主流市场,找准“专精特新”定位,才是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突破进展的生存之道。“专精特新”的含义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 2.1“专业化” 现代社会分工决定了一个企业不可能将经营的每个都兼顾到,尤其是在资金、技术、人才有限的中小企业更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只能专注做某个行业某些方面,如专做一个或者几个核心产品,获得某个专业技术,主攻某一类特别的客户群,专心开拓产品线的细分区域或某一地区市场,努力达到本地领先或全国前茅的专业化水平,在行业内专精所长,聚焦能力,点上突破,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形成优势能力。同样是机械类企业,A 市中正电力设备生产厂生产的机械产品围绕电力设施设备如电缆滑车、电缆线盘拖车、机动绞磨,电缆输送机,无扭钢丝绳、机械式电缆剪、导线压接钳、网套连接器、电缆剥皮器、玻璃钢穿孔器、组塔立杆设备、电缆输送机、液压切刀等。西安科尔净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围绕净化类产品如水处理设备、负压称量室、空气自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