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践教学探讨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经济金融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较强操作性和有用性。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既能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了解如存贷款、银行理财、证券投资、结算业务等的实际操作。这为其将来从事银行、公司财务管理等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教学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教学现状 1.缺少适合的教材 市面上,商业银行业务及管理相关教材品种众多,然而大多数教材要么理论性过强、达不到有用性的要求,要么光注重操作性、理论内容过于简单,能满足培育本科人才要求又切实考虑实践性的教材较好。另外,由于金融业的进展日新月异,商业银行在业务内容和服务水平上不断推陈出新,而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现实的进展变化。 2.实践教学缺乏相应设施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很多银行业务,如存贷款、结算业务、外汇交易、证券投资等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若学生能亲身实践操作,将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虽然近年来很多院校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建设了模拟银行实验室,但真正使用起来用于教学的院校少之又少。另外,目前市面上的实训软件在仿真上做得不完善,有些只支持柜面业务,有些只注重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实训软件的不完善使这门课程未能达到很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3.缺少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 目前,很多院校尤其是独立院校中教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的老师主要是刚从学校毕业就到学校工作的青年老师,这些老师缺乏社会经验,缺少科研基础和实践积累。另外,一些老老师虽然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真正从事过银行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加上银行业务复杂繁多、变化日新月异,导致该门课程缺乏能指导学生实习实践的老师。 4.考核形式单一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实践 现行的学生课程成绩一般都由期末试卷分(70%)+平常成绩(30%)构成,期末考试由于形式所限,内容更偏重理论部分,这就造成很多学生依赖考前突击,平常上课心不在焉,课后疏于思考,不注重实践内容的学习。显然,这样培育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实践部门的用人需要。 二、推动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1.广泛选取教学材料,大胆整合课程的理论体系 学校要尽量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如二十一世纪、“十一五”规划等本科教材,以保证教材质量。另外,学校可适当选取各大银行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