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欢乐”式小学音乐教育讨论 一、“审美与欢乐”式小学教学的概念 所谓的“审美与欢乐”,就是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以培育学生的音乐审美为目标,通过用音乐自身的美,来感召学生和熏陶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音乐当中的美。同时,我们通过采纳游戏的方式,让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对音乐进行感受和探究,从而更好的满足学生在交往以及活动当中的具体需要,并且让学生在活动当中得到身心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审美与欢乐”的主要特征包括:1.主体性,小学的学生是我们进行“审美与欢乐”教育的主体;2.审美性,我们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3.愉悦性,我们主要采纳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4.制造性,注重对于小学生制造性的激发;5.综合性,教学中我们讲究音乐、舞蹈和歌曲的三位一体更好的让学生系统的了解音乐。 二、“审美与欢乐”教学的实施方式 在“审美与欢乐”的实施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严格的根据新课程标准来进行实施,其指标主要包括学生音乐能力的培育以及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态度两个方面。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把握。 (一)操作的基本原则 1.体验性原则 在音乐教育当中,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学生的审美观念。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采纳播放一些世界著名曲目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我们在进行音乐播放的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制造一些与之相关的环境,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从中体会到音乐的意境,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2.欢乐性原则 小学音乐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主要采纳游戏的方式来进行音乐的教学,这样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更好的感知音乐,无疑具有十分巨大的帮助。 3.个性化的原则 在进行教学的内容选择时,我们还应该充分的体会到小学生在性格以及性别上的具体差异,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尽可能的照顾到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学生,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 (二)在进行名曲欣赏的过程当中怎样推动“审美与欢乐” 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审美与欢乐”的结合体,我们通过进行名曲欣赏的方式,来进行“审美与欢乐”的贯彻实施,是我们进行音乐教学的一个十分必要的途径。笔者结合自己数年的教育经验,在进行名曲的教学过程当中主要实行了以下策略: 1.体验式的感悟 小学音乐教学的最主要核心就是为了加强小学生自身对于音乐的审美观念,而要想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