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 science of education━━━━━━━━━━━━━━━━━━━━━━━━ 教育科学的孕育和形成 教育科学的进展和体系 教育哲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未来学 教育史(学科) 教育经济学 学校卫生学 教育管理学 比较教育学 教育统计学 教育工艺学 教学法 当代教育科学的进展趋势 重视基础理论的讨论,加强应用问题的讨论 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对教育进行综合讨论 加强教育情报的讨论 广泛进行教育实验讨论━━━━━━━━━━━━━━━━━━━━━━━━ 讨论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教育是个人进展和社会生活延续的手段,它通过培育人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进展服务。它是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社会意识诸形态,以及各项社会实践都有密切关系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它还受人的身心进展规律的制约。因而,在教育科学的孕育、形成和进展的过程中,既出现了讨论教育一般规律的教育学,又出现了讨论教育领域某一方面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教育科学就是所有这些学科的总称。 教育科学的孕育和形成 古代中国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如孔丘、墨翟、孟轲、荀况,以及董仲舒 、王充 、韩愈、朱熹、王守仁、颜元、王夫之等,都曾在自己的著述中论述过教育问题;在欧洲,如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古罗马教育家,M.F. 昆体良 等,也都有不少有关教育的论述。他们对诸如教育为巩固政治统治服务,教育对培育人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进展,各级学校的教育内容,教与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老师的修养等许多方面,都有较为精辟的论述。需要特别指出的,如中国的《学记》、古罗马昆体良的《演说术原理》都是成书较早的有关教育的论著。但是从总体来看,古代中国、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思想,还孕育在哲学或政治、伦理思想之中,分散在各个思想家的著作之内,大都带有经验描述的性质,缺乏必要的论证和完整的体系,因而还没有形成为独立的教育学科。 随着生产的进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文化的繁荣,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育学,逐步从哲学和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为独立的学科。从 17 世纪初到 19 世纪中叶,先后有许多教育专著问世。究竟那一本教育专著是教育学形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学者们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把捷克##教育家 J.A. 夸美纽斯 的《大教学论》(1632)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的标志,有的把德国教育家 J.F. 赫尔巴特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