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下美术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指出,生活具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生活素材、活的方法,展开生活化教育,让学生学习有用的生活化知识。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美化生活服务。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要践行“生活即教育”理念,从创设生活情境、选用生活素材、展开生活探究、组织生活活动、鼓舞生活创意等方面出发,打造生活化美术课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教育;理念;教学策略 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理论讨论与实践,其提出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生活即教育”是十分值得推广与践行的教育教学理念。“生活即教育”理念,鼓舞老师运用生活化素材,组织学生参加鲜活的学习过程,学习活的知识。同时,“生活即教育”理念契合素养教育的要求与目标,也契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运用“生活即教育”理念,打造优质课堂。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情感、生活画面,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探究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活也是课堂,课堂亦是生活。美术源于生活,又为改造生活、美化生活服务。在“生活即教育”理念指导下,老师应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发现美术与生活的契合之处。美术课堂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游戏、做动作等方式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感受、体验、探究美术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如《教学下雨咯》时,老师借助语言和多媒体设备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你们喜爱下雨吗?你们喜爱什么样的雨呢?你们喜爱和雨做游戏吗?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些雨有什么不同吧!”老师借助多媒体音频,播放淅淅沥沥的小雨、瓢泼大雨、掷地有声的中雨等。学生闭着眼睛倾听,辨一辨雨大不大,想一想音频中的人们在做什么,然后看一看视频中下雨的场景与自己的推断是否一致。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谈论自己对雨的感觉、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雨中动人的画面,积极参加绘画雨的实践。这里,老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选用生活素材,有效利用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鲜活的美术学习素材,如报纸、沙子、花瓣、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