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电影的特性 19 世纪末,随着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诸学科技术的进展,人类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从此,这种被称为电影的“第七艺术”问世了。到 20 世纪末的近百年时间内,电影已进展成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有着宽阔的覆盖面的与人类生活发生密切联系的崭新的艺术。 电影的进展是以与其相关联的科学技术的进展为先导的。一个世纪的时间中,电影由无声而至有声又至立体音响,由黑白而至彩色,由单一银幕而至多种银幕。这种技术上的变革,使得电影在艺术上不断变化,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及较大可塑性的一门艺术。 电影在逐步的进展进程中,吸收了诸多艺术的积累及制造,并逐步将这种吸收与自身特点尽可能完善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其综合性,又有其独立性,使电影终于成为融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于一身的崭新艺术,又成为覆盖面最宽阔的传播媒介。 电影是兼有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特性的视听艺术,是兼有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特性的时空艺术,是善于用分解和组合的方法,在运动中表现事物运动的艺术,是需借助于必要的放映设施、以群体性、“一次过”的方式进行观赏的艺术……。电影的这些特性,使其在进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电影经营管理、电影艺术创作、电影技术工艺、电影放映发行、电影理论讨论等系统,各系统内又有细致的分工,各司其职。这种分工协作,保证了庞大的电影企业的正常运转,维持着兴旺的电影王国的繁衍进展,其涵盖之广、分工之细、整体协调性之强,是其他艺术种类所不及的。电影的综合性是以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进行统筹,得以体现的。因之,也可以说,电影的产生和进展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经营的进展在艺术领域的成果。 电影是一门群众性的艺术。电影制作是有组织的、相互依赖的群体劳动;与其他艺术相比,制作成本巨大;影片以画面为主体,直观、形像,通俗易懂,便于多层次观众观赏;复制简便,易于传播,早期无声片及有声片产生的配音译制方法,使电影能够超越语言障碍在世界 X 围内传播,这种特点使得电影始终是一门大众化的“俗文化”。电影只能在寻求与社会的同一性中生存及进展。影片既是精神产品,有其艺术属性,同时,也是物质产品,通过传播渠道,进入市场流通,又有其商品属性。电影观众既是艺术欣赏者又是商品消费者。成本巨大的电影再生产是无法依赖个人或集团承担的,而只能依赖于社会,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