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知多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废物”知多少》是本单元的开始,垃圾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物质,人们习惯称之为“废物”。本课就是围绕这些“废物”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换个角度讨论和认识这些熟视无睹的废物,通过亲历调查家里或校园丢弃废物的种类、质量、处理方法,写出调查报告,为后面的讨论沟通会做准备。教材设计放大了指导过程,而且用样表和方法提示的形式比较细致地指导学生如何写出调查报告。学情分析垃圾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物质,学生在生活中对垃圾的处理方法一般都是直接丢弃,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要使学生锻炼表达与沟通的能力,通过写调查报告的方式自主地了解废物的可利用价值,了解处理废物的一些方法等问题,学会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学习目标1.引领学生经历对废物的种类、质量、处理方法的调查活动,做好调查的准备、实施、整理分析、完成调查报告等工作。2.了解我们周围的废物的处理方法。3.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人对环境负有责任。教学重难点对我们身边的废物进行调查、讨论,指导学生完成调查报告。评价任务1.能够调查并写出几种日常处理废物的方法。2.能够根据调查讨论的步骤完成调查报告。3.能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与沟通。教学准备课前老师要先观察和了解学校各个班级、办公室与食堂产生废品的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记录表、塑料袋、秤等。教学过程一、感知废物也有利用价值师:(出示废旧物品组成的大象漫画)同学们,这幅漫画上画的是什么?生:一头大象。生:一头奇怪的大象。生:一头许多烂东西组成的大象。生:一头由垃圾拼成的大象。师:这头大象和一般的大象不一样,它是由许多废旧物品组成的。请你看看它是由哪些废旧物品组成的?生:组成这头大象的物品有轮胎、书本、烂笤帚、易拉罐。生:我发现它是由轮胎、书本、纸盒、塑料袋、废纸、篮球等物品组成。生:还有烂拖鞋、牙膏盒、石头等。生:还有破钱包、电池、烂头盔。生:上面还有垃圾筒、啤酒瓶、苹果核这些物品。生:好像还有喂小孩的奶瓶、茶壶、小孩的衣服、烂搓衣板。[意图]学生对废物做成的作品有具体的了解,使观察有了一定的方向,不是漫无目的。第一个要让学生了解废物的价值,第二的要引导学生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师:组成这头大象的废旧物品很多。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我觉得这头大象很脏,都是由垃圾组成的。生:我想到生活中的垃圾太多了。生:我们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