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教学大纲依据社会体育专业 2024 级人才培育方案制定。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体育公共关系 课程编号:112124003总学时:32 学时 总学分:2 学分学时分配:理论 32 学时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先修课程:适用专业:社会体育开课学期:第三学期二、教学目标与要求(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知识,掌握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策划活动以与在体育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各种礼仪,重点培育学生在营造良好的公共关系过程中,该怎么去做的实践能力。(二)教学要求:1、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体育公共关系的有用性。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2、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讲授时,尽可能借助体育领域中的典型案例,深化浅出地说明其基本原理,旨在拓开学生的思路,并积极培育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策划的能力。3、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4、坚持课后练习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三)教学重点:体育公共关系策划、体育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体育公共关系中礼仪(四)教学难点:体育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策划三、教学容与要求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与体育公共关系的起源,掌握体育公共关系的定义,体育公共关系的职能,熟悉体育公共关系的讨论方法。教学重点:体育公共关系的定义,体育公共关系的职能。教学难点:体育公共关系的讨论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PPT 课堂讲授作业形式:名词解释、问答题第二章 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第一节 体育公共关系的主体—体育组织第二节 体育公共关系的客体—体育公众第三节 体育公共关系的过程—传播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体育组织的构成要素,体育组织的特征和分类,熟悉体育公众的分类,传播的特点,掌握体育组织的含义,体育公众的定义、特征、分类。教学重点:体育组织的含义,体育公众的定义、特征、分类。教学难点:体育公众的分类,传播的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PPT 课堂讲授作业形式:名词解释、问答题第三章 体育公共关系的功能和原则第一节 体育公共关系的功能第二节 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体育公共关系的功能,掌握体育公共关系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