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因受饥饿的威胁,被迫走上谋生道路的经过,反映了旧社会穷苦人民生活的困难。同时也告诉我们劳动是生存所必需的,劳动是艰辛的。【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万丈深渊、不声不响、威胁、开端、困难、晃荡〞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容。3、品读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挑煤经历体会劳动的艰辛,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困难,理解劳动的意义。4、联系实际,感受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教学重难点】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劳动的艰辛。【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一、谈话沟通,导入新课1、孩子们,你们热爱劳动吗?你都做过哪些劳动呢?〔板书:劳动〕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劳动有关的文章——《劳动的开端》。〔板书:的开端〕2、“开端〞是什么意思?〔开场;第一次〕“劳动的开端〞也就是——第一次劳动。请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生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自由提问〕4、你知道这是写谁的第一次劳动?〔板书:吴运铎〕你对吴运铎有哪些了解?请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学生沟通课前查找的资料〕老师课前也搜集了一些,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作者照片与简介〕吴运铎〔1917—1991〕,人,早年在煤矿做工。他是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他撰写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曾教育了整整一代,被评为 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奉献的英雄模之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小声、快速地读课文。注意老师的要求:〔1〕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容?〔2〕找一找写作者第一次挑煤的段落。三、精读感悟,理解课文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过?〔8-28 自然段〕通过刚刚的读文,作者的第一次挑煤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板书:困难〕2、同学们感受得非常好,但仅仅会概括还不够,我们还要深化文字,深化到字里行间去体会文字背后的声音和情感。〔出示课件〕默读提示:默读课文 8—28 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够感受到作者挑煤困难的语句,好好品读,结合自己的实际理解,并在旁边写上批注。〔学生默读课文并作批注,师巡视指导。〕3、汇报沟通。师:你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挑煤生活的“困难〞?〔老师根据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