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原子核的构成及根本微粒;初素原子百分比与近似原子量的关系;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力培育:通过元素原子量、元素的近似原子量与同位素原子量、原子质量数之间关系的比照,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科学思想:通过构成物质的根本微粒的质量、体积、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科学方法:认识微观世界的根本讨论方法。重点、难点质量数与近似原子量的关系。教学过程设计导:相关知识的回忆一、原子、原子核的构成二、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三、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四、原子的特点1. 原子不显电性2. 原子体积小3. 原子质量小学:教材研读提示1. 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曾引起很大的轰动,因而他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他的学说中有下述两个观点: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从现代科学的观点分析,你认为上述两个观点正确吗请简述理由2. 阅读教材表 5-1 归纳,构成原子的各粒子间的数量上有何关系各自起何作用为什么说质量数可以近似地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 是否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试举反例。探:结:知识优化1. 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构成的,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只有原子体积的几千万分之一,但集中了几乎整个原子的质量,核外一个电子的质量只有一个质子或一个中子质量的 1/1836,它绕核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构成原子的粒子原子核电子〔e--〕质子(Z)中子(N)电性和电量一 个 质 子 带 一 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一 个 电 子 带 一 个单位负电荷质量(Kg--1)1.673*10--271.675*10--279.041*10--31相对质量1.0071.0081/18362. 质量数(1) 含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 1,假如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用符号 A 表示;中子数用符号 N 表示;质子数用符号 Z 表示。(2) 公式: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3) 理解:质量数是一个整数,质量数是原子相对质量近似值3. 元素的四角和上标号码的意义A+b n+Z m说明:质子数:Z 质量数:A 电荷数:n 个单位的正电荷或 n 个单位的负电荷或不带电原子数: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