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学生收集素材、提高习作能力的研究》课题方案发布:虎语男 2024-5-19 21:13:46 来源:教研网 点击: 125 讨论: 5 《培育学生收集素材、提高习作能力的讨论》 课 题 方 案 中宁九小 虎语男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关于作文教学,叶圣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育学生写作的能力,以期学生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究其原因,主要是几十年沿袭下来的“封闭式〞作文教学所致。诸如:1、作文脱离生活。学生关在屋子里闭目塞听、闭门造车,作文成了无源之水。2、老师包办。从作文命题、立意、选材、列提纲到习作的评改,老师一人包揽,学生只能按老师设计好的“图纸〞砌砖,完全剥夺了学生习作的自主权。3、说写脱节。学生作文光写不说,取缔了“说〞这一必要的训练形式,割断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这一密切相关的统一体。叶圣先生指出:“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对此深有感受,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除了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外,更主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写真人真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1、是新课程深化实施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的步步深化,素养教育的大力实施,老师对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讨论有效课堂的教学有许多,但针对城市小学如何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成果很少,许多成果对城市学生的要求过低,导致学生兴趣低下,学习自主能力下降。 2、是老师课堂教学的需要: 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教的无味,学生学的无趣,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老师无效组织的活动多,学生有效学习时间少;课堂上预设活动多,生成的活动少;老师组织检查的活动多有价值的引导活动少;单纯追求完成任务的活动多,促进学生开展的活动少;单一的教学资源多,丰富的有文化含量的活动少。有效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学得是否有趣,活动是否有效,老师教的是否轻松为主要评价目标,鉴于此,开展培育学生收集素材,提高习作能力的讨论是非常必要的和与时的。二、课题讨论的目标和任务: 1、通过丰富学生习作素材,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挥老师指导作用这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