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口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容,品读重点词句,了解“妈妈的口味〞,懂得妈妈这么做是出于母爱。2、练习感情朗读,通过角色朗读,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写字板三、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一〕指名练习生字,点评,朗读。2、小老师带读词语。3、解题:“口味〞。〔二〕理解课文:1、了解“妈妈的口味〞。〔1〕开火车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妈妈的口味是什么?〞〔2〕集体沟通:“妈妈的口味〞。〔3〕根据学生答复老师出示相应句子,指导学生读“妈妈特别的口味〞的词句。其中重点讲述“津津有味、悄悄地〞等词语的意思与蕴含的感情。〔4〕指导朗读,指名读,集体读。2、领悟妈妈的爱。〔1〕师过渡:面对妈妈特别的口味,“我〞有什么疑惑呢?〔2〕指名读第 3 小节的前段课文,议一议:妈妈为什么说不喜爱吃肉?〔3〕集体沟通:翻腾?特别?微妙?“我明白了什么微妙?〞〔妈妈这是舍不得吃,把好的让给女儿吃,这么做是对女儿的爱。〕〔板书:母爱:挑剩下的、吃“我〞不爱的〕此时此刻,假如你是文中的女儿,你最想对妈妈说点什么?〔4〕让我们一起哼唱这首表达心声的歌《世上只有妈妈好》。3、表达“我的爱〞。〔1〕师过渡: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爱妈妈,文中的小姑娘是怎样表达她对妈妈的爱的呢?〔板书:爱母〕〔2〕女生齐读第 3 节后段后讨论。〔3〕师问:小姑娘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成心骗妈妈说“菜没味呢?〔板书:成心说没味〕不能直接让妈妈尝尝吗?〞〔妈妈还是会舍不得吃留给女儿吃的〕〔4〕师导:所以我用善意的充满着爱的谎话劝妈妈尝了几口红烧肉。师生共读这段话。指名两名男女同学角色朗读女儿与妈妈的对话。边读边议“特意、笑眯眯、撒娇〞的意思,老师进展朗读指导。〔5〕师问:课文中说“最后妈妈这时才悟出我的用意〞,“我〞是什么用意?〔板书:用意劝品尝〕〔6〕指导朗读。师生互动读,男女分组读。4、学习第四小节,情感共鸣。〔1〕师导:明白了女儿用意的妈妈更明白了这是女儿对她爱的表达,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2〕提问:“欢〞是什么意思?〔欢乐、欢乐〕妈妈欢乐是因为什么?〔是因为女儿理解了妈妈对她的爱,同时也是个懂得爱妈妈、懂得感恩的好孩子,她觉得欣慰、欢乐。〕〔3〕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朗读这句话来感悟她们的欢乐。〔指导读出笑声〕〔4〕猜一猜,欢乐的妈妈还会怎么做?〔和女儿拥抱。〕师导: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