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说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别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别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教学重点】运用别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教学难点】1.对别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老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实验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沟通自己的见解。设疑:孟德尔在不知道遗传因子是什么的情况下,用抽象的遗传因子来分析杂交实验结果。提出了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的假说,是超越自己时代的一种非凡的设想。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遗传因子别离,配子随机组合真能出现 3∶1 的性状别离现象吗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明确相关的问题。 在学生阅读的根底上,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 D 小球和 d小球代表什么1.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生物体的精巢和卵巢;D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讲述自己的看法。学生阅读性状别离比的模拟实验,思考左边问题。4 人一组,进行实验记录,统计激发探究心理,明确模拟实验的目的。理解遗传因子别离与配子随机组合的意义。理解模拟实验是进行科学讨论的一种方法。小球和 d 小球分别代表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 遗传因子的配子。2.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 d 小球和 D 小球数目都是 10 个2.每个小桶内的 d 小球和 D 小球数目都是 10个,确保雌、雄配子数目相等。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 50~100 次的含义是什么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 50~100 次,是为了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雌、雄配子结合的时机相等。准备实验材料用具。巡回检查、指导学生做实验。组织学生汇报,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作比较,比较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思考:为什么全班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更接近假如孟德尔在讨论遗传实验时,只统计 10株豌豆杂交结果,他还能正确解释性状别离现象吗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