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家》与《四世同堂》中的长子形象浅析

《家》与《四世同堂》中的长子形象浅析_第1页
1/11
《家》与《四世同堂》中的长子形象浅析_第2页
2/11
《家》与《四世同堂》中的长子形象浅析_第3页
3/11
《家》与《四世同堂》中的长子形象浅析 鄂托克旗棋盘井第三小学 瑾睿 引言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众多人物画廊中,有两个颇为相似的人物,这就是巴金笔下的高觉新和老舍笔下的祁瑞宣。这两个同出于大家笔下的人物,虽都是四世同堂的长,其性格特征也有某些相似,但是,他们毕竟生活在不同时代,因而在他们的思想中必定会打上不同时代的烙印。在他们身上,虽然共同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但也从他们的身上揭示出鲜亮的不同时代特征。一、 《家》与《四世同堂》中长子的性格特征(一)《家》中高觉新的性格特征巴金在他的《家》里塑造了一个核心人物—高觉新。这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分裂的人物,一个有着进步思想却行为腐的人物,一个既是封建秩序的“帮凶”又是牺牲品的人物。觉新生活的高家,是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它的封建纲常礼教秩序十分森严。作为这个大家庭的长房长,觉新的立身行事、言谈举止,都是在严格固定的行为准则的要求下培育出来的。个人的愿望、意志在这套礼教纲常面前显得那么柔弱。他的全部心思,必须忠实地用于继承封建家庭事业,履行自己对祖辈和后代的义务。在这种家庭关系、礼治秩序约束中成长起来的高觉新,屈从、顺应、软弱、依附就必定是他的主要人格特点。作品中的高觉新目睹了民国的成立、军阀混战的乱世局面,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年代里出现了“五四”运动。在这个时代里既有许多像高家还维系着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大家庭存在,也出现了无产阶级、新势力相对峙。高觉新就在这新旧制度、新旧思想更替的时代徘徊犹豫不前,既向往着新思想,又摆脱不了封建传统文化。因此也就造就了一个“看新书过旧式生活的人”的矛盾个体。他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他有过个性解放的要求,从此却变成了一个“不大用思想,也不敢用思想的人”。他知道夺去他的幸福生活和光明前途,夺去他爱的梅和瑞珏的是“全个礼教、全个传统、全个迷信”,也奋斗过、抗争过,但屡屡碰壁、屡屡受挫。他终于变成了“暮气十足的少爷”。觉新的道路代表了第三种命运:即应该抵抗而没有抵抗。[1]既不甘心维护旧制度,又没有勇气走新道路,由此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以致在“五四”新思潮中,他选择无抵抗主义和作揖哲学,作为行为的理论根据。他自小深受封建思想的教育熏,成人之后又身为长房长主理家政,在家里“他被人玩弄着,像一个傀儡,又被人珍爱着,像一个宝贝”。[2]这样特别的处境,造成了他心与精神上的矛盾和痛苦。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家》与《四世同堂》中的长子形象浅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