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安全管理的考究 一、中小企业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安全教育时间较短员工素养的高低、安全教育时间的多少,都会影响企业安全教育的效果。被调查企业的员工以低学历为主,尤其是建筑和矿山行业,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 7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不到总人数的 30%。文化程度高的员工,一般在企业中从事管理工作;文化程度低的员工,大多在一线工作,这些人普遍安全意识薄弱,往往无视工作中的危险性。此外,这些企业员工接受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也普遍较短。不同行业企业安全检查频率不同、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安全例会不重视安全检查与事故预防处理是重要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检查是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的主要途径之一。机电行业的三级安全检查周期均比其他 3 个行业长。究其原因,建筑、化工和矿山行业均属于高危作业行业,安全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排除危险性大的事故隐患,因此,对安全检查相对重视。但考虑到机电行业常常发生断手、断指等机械损害事故,今后,该行业也应加大安全检查与事故预防工作力度。从召开安全例会的频率来分析:每月召开一次的有 80 余家企业,每季度召开一次的有 15 家,每半年召开 1 次的有 5 家。当问及安全例会主持人的职务级别时,有 20%的企业回答安全例会的主持人不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说明企业对安全例会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中小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 1.以人为本,提高中小企业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要紧紧抓住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通过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为使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法人代表、主管领导、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地市安全培训中心应进行常年安全轮训,使企业各级领导干部掌握基本的安全法规和安全技术知识,逐步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决策意识。与此同时,企业应实行多种形式,加强普通职工的安全教育,突出抓好特别工种、转岗工人和新工人的安全培训,全面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2.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加大安全投资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要求,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落实有关政策措施,促进其加大安全投资。一是中小企业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对危险性较大的行业或其他行业的特种作业人员、特别岗位,还应在工伤保险的基础上,推行人身损害商业保险制度。对因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的员工,企业要按当地年平均工资 20 倍的标准对员工家属进行赔偿,以维护员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