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分析论文 一、证券投资中常见的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1.老鼠仓。在基金行业里,“老鼠仓”说的是基金从业人员在运用基金拉升某只股票之前,先用自己或相关利益者的资金在低位买入该股票,等到基金将股价拉升到高位后,先卖出自己或相关利益者的股票从而获利的行为。而参加基金投资的机构和普通投资者的资金则有可能因此被套牢,这显然会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 2.上市企业为了自身利润或大股东利益夸大编造虚假盈利。在我国,上市指标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其壳资源价值连城,受利益驱动,便产生了利润操纵现象,其动机有以下几种:第一,为获得股票发行资格;第二,为了提高发行和配股价格;第三,避开股票被摘牌。上市公司为了保住上市资格,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利润操纵,从而使投资者推断失误,蒙受损失。 3.内幕交易。又称知情人交易,是指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猎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进行证券交易或者将该信息泄露给他人,或者根据该信息建议他人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内幕交易是利用信息优势侵害投资者平等知情权的证券侵权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平、公正、公开的证券市场原则及诚实信用的市场精神。 4.操纵证券交易价格。在 1998 年 12 月至 2001 年 1 月间,中科创业(原名为康达尔,000048)庄主吕梁(吕新建)和朱焕良合谋操纵中科创业股价,在全国 20 余个省市 120 余家营业部,先后开设股东账户 1500 余 个 , 其 间 最 高 持 有 或 控 制 5600 余 万 股 , 占 流 通 股 的55.36%。中科创业的庄家将自己认为是“臭狗屎”的一只股票,从10 多元炒到了 80 多元,其坐庄系列股票的市场值高峰时多达 100 亿元。此后,中科创业庄家发生内讧,自 2000 年 5 月 16 日起,其股价以49.18 元的除权价开盘后一路下跌,至 2000 年 12 月 22 日跌至 33.59元,下跌 31.70%,以后再连续 9 个跌停板,引发中科系列股票如中西药业、岁宝热电、莱钢股份等纷纷跳水,差点引发一场股灾。据吕梁的操盘手丁福根交代,在股价拉升和出货的过程中风险基本上都转嫁给了中小散户。 5.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存在问题。第一,信息披露不及时。上市公司的信息是时效性极强的资源,信息披露的滞后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收益。第二,信息披露虚假。一是发行人为获得发行资格,实行虚增资产、虚减负债、增加待摊费用等方法,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