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节能管理思考与建议 摘要:上海市中心城区的用能主体以建筑为主,具有多业主、多业态等特点,是当前节能管理的难点,也是今后能耗增长的主要来源。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开展分析,总结梳理了在节能管理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分析研判了“十四五”节能管理的进展形势,提出了后续工作建议,旨在为同类型中心城区更好地开展节能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心城区;节能管理;建筑;能耗推动 节能降耗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以新进展理念引领高质量进展的重要举措,对城市进展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中心城区多以第三产业进展为重点,用能主体为各类建筑,具有多业主、多业态等特点,是当前节能管理的难点,随着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高,今后将是城市能耗增长的主要来源。在此背景下,理清新时期上海市中心城区节能管理思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开展分析,总结梳理了该区近年来在节能管理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分析研判了“十四五”节能管理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后续工作建议,旨在为同类型中心城区更好地开展节能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1 上海市黄浦区节能工作概况 1.1 能源消费基本情况。黄浦区是上海市进展最为成熟的中心城区之一,2024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约 2204 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 97.1%。能源消费以建筑用能为主,自 2024 年“撤二建一”以来,黄浦区能源消费总量保持平稳,2024 年黄埔区能源消费总量为126.81 万 tce,较 2024 年增长约 0.4%,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2024 年单位增加值能耗较 2024 年累计下降约 30%,年均下降率为5.8%。2024~2024 年能源消费变化情况[1]详见表 1。1.2 管理工作开展情况。黄浦区节能降耗管理主要聚焦以下五个方面。1)建立节能降耗引逼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作用,将节能目标分解至各领域主管部门、街道和重点用能单位,定期开展跟踪评估。制订出台《黄浦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对能耗 3000tce 及以上用能单位开展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并实施约谈、问责、表彰和强制能源审计。配套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节能改造项目给予 1200 元/tce 的节能量补贴,强化对社会资金的引导。2)强化新增项目全过程监管。严格实施批项目、核能耗制度,按要求完成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从源头上有效控制能耗增量。积极开展事中事后监管,2024 年和 2024 年先后对已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