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软实力与标准化建设“软实力”这个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首先提出的。他将军事、经济、科技等力量称为硬实力,而将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以与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等,称为软实力。后来有学者把软实力引申应用于企业,形成企业软实力的现代管理科学:即以企业组织模式、行为规、价值理念、管理科学、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品牌战略、企业社会公信度、企业外部环境和谐指数等,所(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构成的影响企业进展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诸要素。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硬实力的较量外,软实力也是根本的要素。从长远看问题,软实力甚至比硬实力更具持久性,更具影响力。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软硬兼施,既重视企业设备、厂房、资本、人员、产量、利润、规模等硬实力的建设,更要注重企业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科学管理、品牌战略等软实力的打造,以此提高企业在国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不断推动企业持续、协调、健康进展。一个走向世界的大公司,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没有统一的品牌,公司竞争的软实力就表达不出来。标准化工作的欠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管理链条上的一个薄弱环节。 标准化是指对某一方面实际工作制定共同的标准和规则,其目的是获得最正确秩序和效益。标准化建设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进展起点上,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以国际化、规化、科学化为目标,(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完善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式方法。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这种意义表达在软实力的增强上。产品生产中的标准化促使企业合理开发产品品种,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同时有利于应对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产品品牌的统一,则把分散在各类产品中的竞争力集中在一个品牌下,形成竞争合力。对于国企业而言,建立产品品牌、技术指标、质量标准、操作流程等方面的标准化体系,并非只是生产经营中(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的一个具体问题,而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战略工程。通过标准化建设,加快形成统一的工艺技术标准和营销策略,这是国企业强化管理、统一进展战略的重要步骤。 麦当劳的创始人克罗克为了使企业理念“Q、S、C+V”(质量、服务、清洁、价值)能够在连锁店餐厅中贯彻执行,保持企业稳定,每项工作都做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