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摘要: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育的时代需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最后论述了应用型人才视域下传播学课程改革的路径,包括立足实际,解释传播现象;结合理论,巧设各种问题;情景模拟,活跃课堂氛围;变革考试形式。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传播学;传播现象 在地方院校积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学科怎样培育高素养应用型人才成为讨论的重点。传播学课程需要打破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时代之需。本文从应用型人才视域出发,探讨了传播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改革途径。 一、讨论背景 20 世纪 80 年代,社会转型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实践水平与工作能力成为时代衡量高校培育人才成功与否的新标准。在美国、德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形成了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应用型高等教育。我国教育部 2024 年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并印发《关于加快进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 2024 年,形成适应进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学科怎样培育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进展需要,专业基础知识坚实、实践能力较强、人格品质健全、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养应用型人才”成为教育工作者讨论的首要课题。 二、传播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传播学既是一门“年轻”的舶来学科,又是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极强的理论课程,它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主要向学生讲授传播学的历史进展、传播的结构、传播的类型,受众理论讨论及效果讨论等。同时,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起源于欧美国家,内容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等行为科学,也包含信息论、控制论、统计学等信息科学,由于其主要理论和讨论成果来源于西方国家,理论强度大,实证讨论较多,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1]。假如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讲述方式上,势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也难以把课堂教学内容同实际联系起来,使得很多学生认为传播学这门课程对今后工作毫无用处。同时,传媒专业有一部分学生“重实践轻理论”思想严重,专业技能只能限于盲目性、机械性的模仿,无法做到理论指导实践,难以形成系统的专业技能。目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