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人身保护传播学路径

儿童人身保护传播学路径_第1页
1/11
儿童人身保护传播学路径_第2页
2/11
儿童人身保护传播学路径_第3页
3/11
儿童人身保护传播学路径 摘要:网络传播环境下,校园安全事件的传播一日千里,备受关注。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简要分析儿童人身保护的路径——强调社会责任,优化传播序列;加大治理力度,净化传播空间;讲究传播方式,防止次生损害,以期对加强儿童人身保护的现实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儿童;人身保护;传播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展和公众校园安全需求的增加,各地曝光的校园安全事件数量逐步增长,本文从传播者(即舆论主体)、传播媒介、传播方式 3 个角度出发,探讨加强儿童人身保护的现实路径。 1 强调社会责任,优化传播环境 在校园安全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各舆论主体要以儿童人身保护为核心,发挥各自强项,恪守专业道义,相互呼应相互配合,让信息的传播更接近事实真相,让传播活动更有序合理。1.1 主流媒体发挥专业优势,做强内容供给。一是恪守新闻精神。无论传媒格局、舆论环境如何变化,优质内容始终是媒体进展的“硬通货”。在校园安全事件中,主流媒体不应局限于“首发”抢速度以及事件事实真相的逐步还原,而应统筹资源,策划内容供给,彰显主流媒体的核心优势。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抵制渲染炒作和极端个案,杜绝捕风捉影和虚假报道。2)平衡速度和内容,坚守工匠精神,精心打磨做平,做实深度报道。3)探究创新,深耕视频内容。二是转变传播思维。主流媒体需要转变思维观念,用“打动”思维取代“告知思维”。所谓打动思维,就是媒体发布的新闻,人们不仅会看,而且看了还会点赞、分享。因此,信息发布仅仅是传播的开始,要提升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四个能力”:1)引爆能力,就是把新闻信息通过传播变成人人皆知的“爆款”的能力;2)发酵能力,就是多信息的洞察、跟踪和传播轨迹的把控能力;3)线上和线下的推广能力;4)扩散能力,就是信息传播冲破时空边界,向更广的范围传播的能力[1]。1.2 网络大 V 提高综合素养,发挥积极影响力。网络大 V 对校园安全事件的关注和发声,从而推动舆情进展的能量毋庸置疑。作为信息传播网的重要环节,网络大 V 们在儿童人身保护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一是示范作用,大 V 们背后往往都有成千上万的青少年粉丝群体,他们以“偶像”“爱豆”的形象出现,其言行观点都收到青少年的热烈追捧,并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大 V对儿童人身保护身体力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对青少年的思想、行为将产生正向示导。二是舆论推动作用,网络大 V 在舆论场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儿童人身保护传播学路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