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意见各乡(镇)、街道农技站:增加农民收入,事关经济社会进展全局,事关农民生活改善,事关现代农业建设。当前,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民增收形势较为严峻。为进一步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根据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和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农业部门职责,今年重点通过落实提升品质、扩大规模、提高产量、省工节本、加工增值、市场营销、拓展功能、延伸服务、盘活要素、落实政策等“十项举措”,力争全市农民来自农业的总收入比上年增加 1.6 亿元以上,人均纯收入增加 298 元,增幅超过 13%。一、提升品质促增收。组织实施品质提升工程,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施有机肥料,扩大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种养模式推广,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面,加快优化改造传统产业,积极进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培育一批品牌产品,不断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民增收 8870 万元。以实施蔬菜提升项目为载体,大力进展设施蔬菜、山地蔬菜。在*街道*村、*乡*村建立设施蔬菜核心示范基地 500 亩,带动产业提升,实现增效 2000 万元。实施“精品果业”工程,围绕杨梅、枇杷、柑桔、大红柿等特色产业,实施枇杷优化改造、杨梅观光园示范基地及柑桔品质提升工程,带动水果产业提升,实现增效 4000万元。以实施省级“北菊南移”项目为契机,发挥我市中药加工企业产业优势,利用山区、半山区旱地资源,进展以杭白菊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实现增收 500 万元。继续做好桑茶优化改造项目,实施蚕桑产业提升和初制茶厂改造,实现茶叶清洁化生产和加工。推动农产品品牌进展,做好农产品品牌的创建、管理、宣传、提升工作,全市新增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 5 个、无公害农产品 3 个、绿色食品 2 个,实现增收 130 万元。扩建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 6 家,新增出栏生猪 1.7 万头,增收 540万元。生猪良种推广覆盖率达 50%以上,改良 20 万头生猪,增收 2200 万元。提升蜂产品品质,扩大市场份额,增收 300 万元。二、扩大规模促增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耕地抛荒,千方百计扩大生产规模,努力实现农民增收 1470 万元。推动冬季农业开发,进展双低油菜、鲜食蚕豌豆、马铃薯、鲜食春大豆等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旱杂粮,增加播种面积 5500 亩。着力创新农作制度,推广粮经轮作“千斤粮万元钱”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增加应用面积 1000 亩。扩大果蔗、棉田间套种 6000 亩。充分利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