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产业进展论文 郝振省:根据我的理解,出版创新应当是文化创新的一部分。就文化的进展来说,要求它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增强它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至于出版创新,最初更多的是指选题策划要有新意,理解得比较简单。随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出版创新有了更广泛、更丰富的含义。我认为,以新的意境、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将书刊、图画、音像、电子等出版物编印或制作出来就是“出版创新”。创新,当然要与众不同,但与众不同并不一定就是“创新”。与众不同是出版创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只有既与众不同,又满足社会(市场)的真实需求,或者能开发出市场的潜在需求的出版物才是真正的创新,否则只能是炒作。 出版创新,其内涵是很丰富的。我以为其中出版物内容的创新是根本。就内容创新而言,我认为涉足别人未涉足的新领域、新问题;或者这个领域或问题别人已经涉足了,但是他的观点或者风格存在某种不足,又做了新的修正和补充;或者打破了约定俗成的看法,有独特的认识,这些都应算做创新。这中间,还可以分为原创性创新和再创性创新。原创性创新难,再创性创新也不易。再创性有个前提,就是在原创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进展与时俱进。有生命力的东西留下了再创性的空间,后人可以对它进行不断的再制造。比如,一些工具书,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内容创新是出版创新的本质,与内容创新相联系的,有出版理念创新、出版管理创新、出版体制创新、出版技术创新、出版人才创新、出版经营手段创新等一系列创新范畴,但这些都是以内容创新为出发点的,又是以内容创新为归宿的,是整个创新系列上的一个环节或一个阶段。一切环节的创新,最根本的是要落实到内容创新,而内容创新又要借助一系列环节的创新来加以实现。 主持人:以上,您讲了一些基本概念方面的问题,而出版创新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就实际情况看,出版创新的重要性和现实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郝振省:从实践方面来看,我觉得确实有提出创新这个问题的必要。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2024 年全国库存图书累计总价值 297.5 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和一些权威调查机构的负责人认为,这是看得见的库存量,假如再加上民营渠道和发行渠道的库存数量,全国出版物库存至少有 500-600 亿元人民币,除去正常周转外,库存价值至少也得有 400 亿元,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图书市场一年的销售收入(2001 年图书市场销售收入为 408 亿元)。有人认为书价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