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分支程序设计实验 指导老师 冬生 专业班级 电子 1103 班 XXXXXX 学号 XXXXXXXXXXX 联系方式 XXXXXXXXXXX 一、任务要求熟练掌握 KeilC 环境下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方法,加深对汇编语言指令、机器码、寻址方式等基本容的理解,掌握分支程序和简单程序的设计与调试方法,了解并行 IO 口的使用1. 设有 8bits 符号数 X 存于外部 RAM 单元,按以下方式计算后的结果 Y 也存于外部RAM 单元,请按要求编写程序。2. 利用 51 系列单片机设计一个 24 小时制电子时钟,电子时钟的时、分、秒数值分别通过 P0、P1、P2 端口输出(以压缩 BCD 码的形式)。P3.0 为低电平常开始计时,为高电平常停止计时。提高部分(选做):a. 实现 4 位十进制加、减 1 计数,千位、百位由 P1 口输出;十位、个位由 P2 口输出。利用 P3.7 状态选择加、减计数方式。 b. 利用 P3 口低四位状态控制开始和停止计数,控制方式自定。 思考题: 1.实现多分支结构程序的主要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2.在编程上,十进制加 1 计数器与十六进制加 1 计数器的区别是什么?怎样用十进制加法指令实现减 1 计数?二、设计思路1.分段函数设计 第一个任务相当于一个分段函数程序,根据变量 X 的值所处的区间进行相应的计算。可利用比较转移指令 CJNE 来推断 X 是否等于临界值 20、40,若不等,再根据执行 CJNE 指令后的进位位 CY 的值来推断 X 与临界值的的大小关系,易知 CY=0 则 X 大于临界值,CY=1则 X 小于临界值;如此,再进行相应的计算。另外若乘方运算结果大于 255,高八位与低八位应分开存储;本次除法采纳右移一位来处理,未考虑余数。2. 24 小时制时钟程序 首先构建一个三重循环实现“一秒延时”,循环体利用 NOP 指令(单字节指令,1 sµ )经多次循环达到延时一秒的效果。再利用已经构建好的“一秒延时”部分,设计计时系统:秒(0-59)、分(0-59)、时(0-23)。需要注意的是,在小时、分、秒达到 59 时,下一次应该为零。程序运行时修改 P3.0 的值可以实现暂停和继续的功能。三、资源分配1.分段函数 假设该 8 位无符号数的地址 2000H 分配给它,把片外地址 2001H 和 2024H 分配给经分段函数计算得到的结果 Y。按位取反计算结果存于 2001H 单元,乘方计算中结果的高、低八位分开存储于 2001H-2024H 单元,除法运算结果放在 2001H 中。寄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