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科学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一、建立大基地,助推农业产业大升级 围绕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经济带,打造成渝、川南经济区“米袋子”、“果盘子”和“菜篮子”,重点建设三大产业基地。开展“五个狠抓”(抓规划实施、抓重点项目、抓科技推动、抓品牌建设、抓市场开拓)行动,大力进展农业产业化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和配套服务能力,在产业上逐步形成新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 1.建立优质粮油产业基地在示范点建立水稻高产优质稻核心示范区、优质专用玉米核心示范区、“双低”油菜产业基地核心示范区。通过示范片辐射带动全县水稻高产优质稻面积达到 70%,优质专用玉米面积达到 70%,油菜全面实现“双低”化,作物单产水平明显提高。 2.建立无公害优质蔬菜产业基地立足成渝经济区建设,根据“扩大规模、严格标准、提高质量、精深加工”的思路,重点抓好反季节蔬菜,大力进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蔬菜储藏保鲜和精深加工。通过工厂化育苗、现代化栽培、集约化生产,扩大规模,提高加工质量,打响资中冬尖品牌。充分发挥全县自流灌溉区的水源、土壤、环境和人力资源优势,成片规划,连片开发。辐射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达 15 万吨,带动 20 万农户增收致富,全县良种覆盖率 97%以上;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普及率82%,蔬菜加工率达到 30%。 3.建立优质水果产业基地根据“鲜食加工并举”的进展思路,打响资中血橙品牌,因地制宜开展资中血橙、尤力克柠檬、不知火杂柑和枇杷的种植;扩大早、晚熟优质鲜果和干果种植面积,延长上市期,建设成渝经济区优质水果产业基地,将优质水果产业打造成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二、成立大协会,助推农村经济大进展 围绕我县特色产业,成立相应的协会和专合组织,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和专合组织推动进展的作用,并通过农业项目支撑,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供销渠道更加宽阔,村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宽裕,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 2000 元以上,全县农村经济飞速进展。 1.结合实际,着力进展农业产业化协会在全县 33 个乡镇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形成“农技部门+乡镇政府+农业产业化协会+农业示范园+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带动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 2.强化管理,引导协会运转实现法律规范化公选有威望的村组干部为协会负责人,支持懂经营、会管理的致富能手通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