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厂区总体概述本厂区布置为矩形,东西方向长为 400m,南北方向宽为 200m,总面积为80000m2工厂可划分为行政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以与储运区。根据建筑物的朝向,主导风向的影响(常年偏北风为主导主导方向),设置行政区位于分厂厂区的东北角,辅助生产区由于为了维修方便位于中西部,生产区设在西南部,储罐区于中东部。本设计中,厂区道路总体呈网格状布置,本厂区道路设计宽度为 16 米(双向四车道),次干道设计宽度为 9 米(双向两车道)。整个厂区的道路与建、构筑物都进过严格规划,布置规整。同时,人流与货流分离,并留有消防安全通道。本厂区储存设施区分为产品罐区和原料仓库。本厂区有一块进展用地,是用来产区扩大建设的,位于产区的西边,生产区。本厂布局规划具有行政、生活全面有序,生产车间集中安全,仓储设施安全便捷,辅助公用设施便捷合理等优点,具体可见到下图。2.4.3 厂区面积概算结合各项参数,包括本厂的年处理量,产量,也通过参考实际化工厂布局,本设计基本确定了本厂的建设规模与具体厂区部的建设布局,下面为基本的厂区面积概算。表 2-2 建筑物构筑物面积一览表表 2-3 化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的各项技术指标2.4.4 工艺生产装置的布置要求设计规要求工艺装置在厂区布置应相对集中,形成一个或几个装置街区。本设计中将反应车间和分离车间集中布置,设置在同一区块,这样有利于集中铺设公用工程管线以与集中控制管理,而且工艺生产流程顺畅、衔接短捷,紧凑合理,与相邻设施也协调得很好。除了有利于生产管理和安全防护外,集中布置工艺装置还便于施工、安装和检修。工艺生产装置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位于厂区散发可燃气体的储运设施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本厂区集中人群的场所为行政区和停车场,位于东部,处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西风)的下风侧,同时储罐区位于生厂区的西部,是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2.4.5 辅助公共设施的布置2.4.5.1 蓄水池循环水场应靠近主要用水区域,避开在工艺装置的爆炸危险区围;避开靠近火炬、加热炉、焦炭塔等热源体;不宜布置在邻近的变配电所、露天工艺设备、主要运输道路冬季最大频率风的上风侧,并不应布置在受水雾影响而产生危害的设施的全年最大频率风向上风侧。本工厂中循环水场位于全厂的中部,能减轻了对易受水雾影响的设施所产生的危害。2.4.5.2 发电厂设计规规定发电厂应便于电线路的进出、不阻碍工厂的扩建和进展的独立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