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发电机漏氢大查找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我厂三期#6 锅炉汽包长期低水位运行现象,结合2024t/h 锅炉汽包部的结构,针对水位计运行中存在的水位偏差以与汽侧云母片结垢等问题,系统的分析了造成低水位运行的原因和低水位运行带来的危害,提出了预防的建议。关键词:汽包 低水位 原因分析1 概述邹县发电厂总装机容量 2540MW。Ⅲ期工程 2×600MW 机组,#5 炉 1997年 1 月 17 日投产,#6 炉 1997 年 11 月 5 日投产。该锅炉是美国 Foster Wheeler 公司生产的亚临界中间再热自然循环单汽包 2024t/h 燃煤锅炉。汽包总长 28273mm,其中直段长 25244mm,径 1828.8mm,壁后204mm,封头厚 168mm,材质为 SA-516GR70 碳钢。汽包部两侧沿轴向错列布置 224 只螺旋臂式蒸汽分离器给水(见图 1),汽包顶部布置 123 只百叶窗式干燥器,在汽包水空间还布置连续排污管、加药管、给水分配管以与各水位计的水连通管。在汽包下半部沿直段长度布置的环形板形成汽包底部的环形空间,就是我们所说的汽包夹层。锅炉水循环系统包括 270℃的给水通过逆止阀和电动截止阀进入省煤器入口联箱,经过省煤器加热到 310℃左右,从省煤器两侧出来, 由两根外径 432mm 的管进入汽包,经过分水联箱分成 4 路,进入 4 条 44″(Φ108mm)的给水连通管(见图 2)。外侧两路(占给水量50%的)给水连通管进入汽包前后夹层,直通另一端与夹层头部的分水联箱连通管相接,侧两路直接从汽包底部(下降管两侧)经过的水空间通到另一端的分水联箱(见图 2)。从给水连通管两端向 880mm 处垂直向上开孔,每隔400mm 开一个 Φ10mm 的出水孔。给水经过汽包下部 14 根外径为 406mm的下降管,再经 155 根 Φ141mm 的分散给水导管,进入 814 根水冷壁管加热。366℃的饱和汽、水混合物经 201 根外径为 168mm 的汽水导管,分别从汽包的前后进入汽包夹层空间,然后饱和蒸汽经分离器、干燥器、干燥箱干燥后,通过汽包顶部的蒸汽导管进入过热器系统(见图 1)。夹层的水经过分离器分离后重新回到水空间。2 运行中存在问题2.1 锅炉汽包水位常常在偏低状态下运行锅炉汽包的正常运行水位应在汽包中心线以下 95mm。通过表 1 可以看出,#6 锅炉负荷在 80%左右时,变送器水位计显示水位 0mm,但此时就地水位计显示水位在-150mm。而当锅炉满负荷时,汽包就地牛眼水位计的水位在-225mm 处,变送器水位计却显示水位在 0mm 处。而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