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文化讨论综述大禹与夏文化讨论,历来是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重要讨论对象。本世初至建国前,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工作,出了一批成果,提出的见解影响深远,至今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其讨论主要集中在关于夏代社会与夏民族、夏代地理、夏商周之关系等方面。建国以来,包括夏禹文化讨论在的先历史的讨论始终没有间断过。1977 年 11月, 在省登封县王城岗遗址进行了一次现场会,此后因种种原因,讨论工作一度显得沉寂。相反,在与海外,夏文化讨论颇显活跃。1982 年, 中文大学和 1990 年美国洛杉机加州大学均召开过夏文化研讨会。美裔学者周鸿翔教授于 1990 年编辑推出了一部《夏史夏文化讨论书目》。80年代初期恢复建立的中国先史学会引领和组织全国各地史学界的专家、学者进行广泛深化、卓有成效的讨论,取得了大批成果。1985 年,中国先史学会编辑了《夏史论丛》一书;由中国先史学会主办的不定期出版的部刊物《先史讨论动态》,到目前为止已出版30多期,每期收录的10多篇论文中,不少涉与大禹与夏文化。1987 年,淼先生的《夏商史稿》问世,其中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写夏史;1988 年,杰祥先生的《夏史初探》印行,更是第一部夏史专书。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讨论所林先生整理的徐旭生先生遗著《尧、舜、禹》(上、下),分别刊载于《文史》9、40 期,共 5 余字,是较为系统地讨论尧、舜、禹的专著。近几年来,先史学会先后与、、等省、市的有关部门联合召开大禹与夏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将与会代表提供的论文辑集出版,大促进了全国各地大禹与夏文化讨论工作向着纵深进展。 国务院 1999 年启动组织的多学科合作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讨论,由中国社科院历史讨论所所长学勤牵头,2001 年已阶段性完成商周阶段的工作,并发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 年阶段成果报告》,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近年来人类遗传基因讨论进展迅速,对于中华各民族的起源、形成、融合诸问题的讨论,可望取得新的成果。此将笔者所了解到的全国各地大禹与夏文化讨论情况作简要介绍。一、省 1.大禹故里北川的讨论活动 据史籍记载和专家、学者考证,大禹这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就出生在北川。这是北川的骄傲,也是北川的财宝。虽然历史上不乏有识之士对大禹进行过讨论和颂扬,但零星分散,断断续续。20世纪80年代开始,北川对大禹的讨论热火朝天,广泛深化,成果颇丰。这一讨论从文史工作者单个分散的讨论进展为县委、县政府...